诗歌鉴赏常见命题模式及解题要领探析.docVIP

诗歌鉴赏常见命题模式及解题要领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常见命题模式及解题要领探析

诗歌鉴赏常见命题模式及解题要领探析   一、命题类型例解    (一)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诗歌的形象(景象)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境)(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是要忠于原诗,二是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务必具体化。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1[JZ]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问: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达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例2[JZ]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案: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声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2.分析某一人或物的形象   (1)直接赏析形象   ①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卿的形象,《江雪》中独钓老翁的形象等。   ②诗人自我形象: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以景衬人,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赏析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或形象   这里主要是指景物描写中特殊意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诗歌中常见的特殊意象及其含义有以下几种:   ①植物类   柳――送别、留恋;枫叶――愁思;落花――失意;竹――气节,虚心,积极向上;兰――高洁;松柏――伟岸,坚强;梅――不屈不挠等。   ②动物类   子规(杜鹃)――悲惨,思念故乡;猿猴――哀伤,凄厉;大雁――孤独,思归等。   ③天气类   孤云――孤独,漂泊;春风――美好,舒畅;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等。   ④其他类   月亮――思乡思亲;夕阳――失落,消沉等。   例3[JZ]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问:简析这首绝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这首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通过对黄叶、秋霜的描写,再以“无颜色”、“清漏长”作衬托,塑造了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清漏的愁怨少女形象。   例4[JZ]咏竹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问:说说这首咏竹诗展现了“竹”的什么品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定、挺拔、苍劲、宁折不弯的的形象。竹子的这种精神正是诗人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二)命题角度二:理解、赏析诗歌语言   提问方式一: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2)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常用来作答的词语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洁洗练、明快浅显、辞藻华丽、沉郁顿挫等。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5[JZ]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此诗的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示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