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记叙文写作瓶颈及应对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记叙文写作瓶颈及应对策略

高三,记叙文写作瓶颈及应对策略   高三的作文教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许多时候我们都将重心放在了议论文上,但过泛的议论文也常造成学生写作热情下降、阅卷场文体单一等问题。当作文成了学生的负担并使我们在阅卷场上没有收益时,那便是一种失败。为此,笔者主张让记叙文在高三重吐芳华,这样既可以拓展写作的空间,也可以使作文的样式更为丰富,从而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况且,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有一定的记叙文写作基础,经过简要的训练即可取得成效。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了几个瓶颈,并在如何解决这些瓶颈上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写作素材的匮乏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因为高考作文要求真情实感,笔者即要求学生作文至少要“显得真实”。这时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学生不知写什么。有的还问:“老师,是不是接着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呀???这即是学生狭隘地理解了写作要求中的“真”,他们将素材集中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上,而高三的生活又多是“三点一线”式的,于是许多学生有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慨。有的甚至还将这个“真”理解成了“伪真”,即不合符美学标准的胡编乱造。于此,笔者先引导学生认真品读一些名家作品,把作文中的“真”理解为艺术中的“真”,即符合美学原则的“真”,给自己定位是发现真、追求真。随着概念内涵的调整,外延也就拓展了,素材选择的面也就更广了,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经历过的、学习过的都进入了作文的素材范围。接着,又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探寻这些素材中蕴含着的真与美:   1.引导学生探寻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蕴含着的真与美。例如,冬夜里,晚自习回家时远远地看到奶奶为自己点燃的一盏温暖心窝的灯;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而出现在操场边上晨读的身影;黑夜里,宿舍走廊上奋战到凌晨的高三学子;周末放学人声鼎沸中传来老师亲切的叮咛……当这些平时见惯不惊的材料被当作美的对象引入作文后,也就由璞变成美玉了。   2.引导学生探寻时事新闻蕴含着的素材价值。记得几年前,当美国的轰炸机在海湾肆虐的新闻大量出现在电视的头条、报纸的头版时,一位同学的作文的开头吸引了许多同学的目光:“我无力地坐在地上,一边哼着国歌,一边用长袍的一角擦拭着手中的AK―47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我要将它擦得亮亮的,去打那些该死的美国佬……”当其他同学将美伊战争当热闹看时,这位聪明的学生却看到了它的文学价值,并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勇于牺牲的伊拉克爱国战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引导学生把科普知识运用到文章中,进行文学改造。自然界的许多生存法则都富含着深刻的哲理,只要我们以发现美的眼光去开掘,写作源泉就会很多。例如,在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上生活着的隼,会告诉我们强者的生存哲理;花丛中翩跹起舞的蝶,会向我们讲述昔日破茧的痛苦和今天自由舞蹈的辩证关系。   4.有时历史事件中的一个瞬间也常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只要我们好好地从中撷取一部分,经过艺术的再创造,也可以在美学上得到升华。   二、文体特征被淡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也许是高三学生长期写议论文的惯性作用,在记叙文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之后,笔者发现学生的最大问题是写的文章文体不明,即他们自己戏称的“杂文”,典型特征是一篇800字的作文,400字记叙,400字议论,最后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了;还有的是叙述的事件不完整,叙事时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即学生们自己戏称“意识流作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在和学生们做构思交流时,笔者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共同根源是他们在构思记叙文时,思维的重心一直集中于主题立意上,文体上的特征要求却被忽略了,只是跟着自己的潜意识“信笔游走”,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文体特征不明了。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要求他们在写作时将重心先放在主题立意上,并以题记的形式或文后议论的方式交代;然后即将重心转移到事件上来,重点是事件的完整性,即写任何一件事情要先将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想清楚、写清楚,文后点题的议论要简洁,不可占用过多的篇幅,以免冲淡文体。例如,一位以珍珠蚌为素材的学生在其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流程是这样的:   珍珠蚌颓废地生活在烂泥之中(开端)→颓废之中从朋友之中得知吃沙可以改变自己生命的价值(发展)→吃沙―痛苦―呕吐―再吃―再痛苦―再呕吐―再吃……(高潮)→工人发现其中孕藏着的硕大的珍珠(结局)→简洁议论点题:只有经历了痛苦后的生命才会光彩夺目、灿烂无比。   这个学生的思维流程十分清晰,十分完整,按照这个流程完成的文章肯定也就是标准的记叙文了。   三、手法的单一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学的记叙文重在记叙,如果高三的记叙文也将要求停留于此,那要其重吐芳华是很困难的,写作的意义也不大。作品的文学价值很多是依靠写作技巧支撑起来的,为此,在记叙文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