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与意大利经贸问题研究
中国与意大利经贸问题研究
张波
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2 吉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吉林长春130012作者简介:
张波(198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舷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博士、吉林大学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摘要: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同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之一。文章研究了中意两国贸易的发展进程、相互投资以及部分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情况等。研究表明,中国与意大利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运输设备上具有比较优势,意大利则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意两国的商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意两国贸易存在着意方不时地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等问题:
关键词:贸易失衡;直接投资;显性比较优势;互补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5-0015-05 收稿日期:2009-09-14
一、中国与意大利的贸易情况分析
(一)中国与意大利进出口情况
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同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之一。1970年11月5日,中意两国政府代表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建交公报,从此两国关系掀开了历史新篇章。1970年两国贸易额仅为1.2亿美元,因为我国在1978年以前实行的外贸总政策是内向型的保护政策,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中意两同的贸易增长幅度不大。
1981~1995年以来,中意两国进出口额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85年中意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1993年达到了34亿多美元。1991~1995年间,意大利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1995年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51.82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但1996年中意两国的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额均出现了下降趋势,1997年和1998年两国的进口额出现了下降,导致进出口总额也有所下降。从1996~1998年中意两国的双边贸易一直呈徘徊状态,直到1999年这种徘徊局面才结束,双边贸易额达到56.09亿美元。2000年,中意两国贸易达到了68.80亿美元(张新伟等,2002)。2001~2008年,中意两国的进口额、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额都出现了一定的涨幅。2008年,意大利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为440.3亿美元,1970~2008年的39年间中意双边贸易增长了439.1亿美元,年均增长11.2亿美元。图1为1995~2008年中意双边贸易情况。2009年1~3月,意大利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88.2亿美元,下降17.4%。其中意大利对中国出口18.5亿美元,下降19.9%,占意大利出口总额的2.1%;意大利从中国进口69.7亿美元,下降16.8%,占意大利进口总额的73%。意方贸易逆差51.5亿美元,下降15.6%。截至2009年3月,中国为意大利的第12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计算得出,1995~2008年的14年中,1995~1997年中方取得的是贸易逆差,尤其是1995年和1996年的逆差额超过了10亿美元。1997年逆差额有所减少,为213.21百万美元,1998年,中国开始出现贸易顺差,1998~2000年,贸易顺差额呈上升趋势。但2001年中国取得的顺差额大幅减少,2002~2008年,顺差额又再次增加,2006~2007年增加幅度最大,创历史最高记录(见图2)。
(二)中国与意大利的贸易结构
中国对意大利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旅游用品及箱包、玩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塑料制品、医药品等。机电产品也是意大利对中国出口最重要的商品,中国从意大利进口的主要商品还有:纺织机械、化工产品、电视显像管、金属加工机床、橡胶或塑料加工机械、医药品、烟草加工机械、型模及金属铸造用型箱、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零附件、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等f赵秋生,2008)。
2009年1~3月中国与意大利的贸易商品进山口情况。1―3月意大利对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0.6亿美元,占意大利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7.2%,下降3.7%。其中,机械设备出口8.5亿美元,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5.9%,下降8.5%;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2.1亿美元,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1.3%,增长21.7%。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皮革制品及箱包和运输设备等也是意大利对中国山口较多的产品。贵金属及制品是意大利对中国出口较快的产品,1~3月出口额0.4亿美元,增长39.5%。意大利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1~3月进口额分别为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