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学设计
班级 高一年级 科目 语文 上课时间 .11
执教者 高一语文组 课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
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2、难点: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97年7月1日,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被英帝国强占10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百年的屈辱终于被洗刷;中国迈开了祖国统一的第一步。今天让我们跟随新闻记者们一起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 where:何地 3、who:何人 4、 what:何事 5、 why:何因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生字词
旗帜(qí zhì)?? 掩映(yǎn yìng)? 瞩目(zhǔ mù) ??展拓(zhǎn tuò)
冉冉升起(rǎn rǎn )?? 凝重(níng )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1、简单与学生回顾交流有关香港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为下文的理解学习作铺垫。(师生之间自由畅谈交流,不局限答案)
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分析本篇报道的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的内容,理清思路。
明确:⑴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⑵主体(第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⑶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五、研习课文:认识特写手法,体味场景描写
1、消息、通讯、特写的区别。
2、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7:45,“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3、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六、合作探究
1、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明确:⑴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⑵ “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1-1-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1-3 核素(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2-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
- 【政治】人教版必修3讲义: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 专题1-3-2 共价键(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2-3-2 化学反应限度(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3-1-2 烷烃(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doc
- 专题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2-1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doc
- 专题3-4-1 糖类(教学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doc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详细解读.pdf
- THKA多回路智能工业调节器.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NDS世界树迷宫流程攻略及基础知识.pdf VIP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120万ta洗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VIP
- 苏州石刻《天文图》文字.pdf
- 中国气悬浮离心压缩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米家米家智能蒸发式冷风扇使用说明书.pdf
- 薄层砌筑和薄层抹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