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沿海软土地基静压混凝土管桩施工通病控制施工工法.doc

11.沿海软土地基静压混凝土管桩施工通病控制施工工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沿海软土地基静压混凝土管桩施工通病控制施工工法 1 前 言 近十几年来,为提高桩基的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施工污染,尤其是提高单桩单位承载力的性价比,福建沿海地区逐步大量引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为解决困扰福建地区施工时,普遍出现压桩机无法进入场地,或进场后由于沉桩场地处理不当,机械移位困难及出现大量工程桩偏位、倾斜,甚至出现断桩的难题,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多个工程实践,对福建沿海地区使用的静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进行研发,开发了“沿海软土地区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施工工法”,并被评审为2008年度省级工法。 根据近几年工法的应用情况,针对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有粘土、砂层、岩层相互交替,夹层较多,桩端持力层较浅,压桩无法穿透,达不到设计有效桩长要求等情况,采用引孔静力压桩的方法;以及针对施工现场接桩容易产生焊接不牢固、局部焊缝不饱满、高温焊缝遇水产生脆裂等质量通病的状况,采用机械接头加以解决。关键技术经本公司专家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其科技含量高,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极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2 特 点 2.0.1 接桩时间短,速度快。机械接头不用施焊无需停歇,缩短了连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 2.0.2 运输吊装方便,施工文明,现场整洁,成桩质量可靠,检测方便。 2.0.3 单位承载力性价比高,造价低;桩型规格多、桩长规格灵活。 2.0.4 静压施工无震动、无污染、无噪音,对环境影响小,安全可靠。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25层以下的多层、高层建筑桩基础,持力层可选择在坚硬的粘性土层、密实的砂性土层、全风化岩层及强风化岩层,较其他桩型更适合福建沿海地区,特别是适应在密集的建筑群和旧城改造中进行施工。但预应力管桩长径比应控100以内在下列地层情况下不宜使用: 存在大面积地下障碍物(如孤石)时; 桩持力层为硬质中风化岩时 3 石灰岩溶洞地层; 桩基持力层岩层面倾角很陡时,此时桩端稳定性不好流程定位就位调平接桩压桩机就位调平接桩0.80m~m时,用钢丝刷将入土桩各个连接槽的杂物清理干净,由三人配合进行对准,两人控制桩不发生大幅度晃动,一人转动待接桩,使连接销与入土桩对准。启动桩机缓缓将桩端连接销对准下部入土桩的连接槽后插入上部桩,使两节桩通过连接销的机械咬合而紧密连接起来,完成接驳。 5.2.9 下一循环 重复5.2.6-5.2.8条规定的施工方法,直至压桩完成。 5.2.10 截桩及送桩 如果桩头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荷载已达到规定压桩值时则要截桩。由于压桩机行走方面的要求,所有高出地面的桩头都必须截断掉。截桩的方法是采用专用截桩器边切割边浇水。严禁用大锤横向敲打、冲撞,严禁利用压桩机行走推力强行将桩扳断。 如果桩头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估计送桩深度不会超过设计允许值时可以送桩。在静力压桩施工中,不允许用“桩对桩”进行送桩作业,应采用专用送桩器。 管桩与承台的连接采用刚接。管桩的桩头均采用专用工具锯断,断口应平齐,故不能利用桩身内的钢筋伸入承台作为连接的钢筋。在桩头的桩管内填充一定高度的C30细石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等分插入6根φ14钢筋与承台连接。 5.3 劳动力组织 根据工程量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以平衡流水和关键工序为主导组织施工,专业工种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台静压桩机配置劳动力数量见表5.3. 表5.3 劳动力组织情况表(单位:人/台) 序号 岗位名称 人数 序号 岗位名称 人数 1 指挥 1 4 安装工 2 2 操作工 1 5 电工 1 3 压桩工 4 6 合计 9 6 材料与设备 6.1 材 料 6.1.1 预应力管桩根据设计图纸选用,,常用截面400mm~800mm,长度6m~15m,管桩用作摩擦桩或者端承桩,一般可选用A、AB、B型桩。 6.1.2 粗骨mm~20mm间且要求岩石强度在150MPa以上,细骨料细度模数在2.~3.间,0.3左右,水泥用量500km3左右,砂率控制在36%间,掺高效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约在3mm~5m。 7.0.1 除按上述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操作控制外,还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见表7.1。 表7.1 该工法应满足的有关标准、规范 序号 名 称 编号及版本 备 注 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设部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9 国家标准 3 《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32TJ109-2010 福建省 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机械快速接头施工及验收规程》 DBJ13—58—2004 福建省 5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