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1 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课件.pptVIP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1 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1 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课件

︱高中总复习︱二轮·历史 ︱高中总复习︱二轮·历史 ︱高中总复习︱二轮·历史 二 中外关联 专题1 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主干串讲 史料分析 高考链接 主干串讲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 1.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2.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1)概况: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由陆路为主转为海路为主的原因 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 ②陆上丝绸之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 ③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 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 ⑤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 ⑥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 4.明清丝绸之路的萎缩:郑和下西洋后,包括整个清朝时期,政府的海洋政策走向保守。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二、丝绸之路上对外贸易概况 1.发展概况 (1)汉代: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物产和奇珍异宝也陆续输入中原。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2)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他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对外交通有陆路和海路;与朝鲜、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贸易频繁。 (3)两宋 ①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 ②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③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居多。 ④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 (4)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入高丽。 (5)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 (6)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 2.启示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 (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崇尚友好。 三、丝绸之路的基本作用 1.商品交流之路: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丝绸、瓷器、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石榴、葡萄酒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2.文化交流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古代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在西域使用,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 3.宗教传播之路: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明末清初之际,为传播天主教,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士作为西学东渐的桥梁,给中国带来了有关地理、火炮、水法、钟表、机械、建筑、医药、绘画和音乐等方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