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慎誠堂集》評介
溫春來
一本並非出自作者本意的書
本書署名頁見右圖,第二列中“纂”字之右旁有一“校”字。綜觀全書,與大字體並列的小字體均屬訂誤,即以後者更正前者,那以“校輯”替代“纂輯”是一個簡單的訂正還是別有深意呢?同治《南海縣志》為我們提供了回答此問題的線索:
(士憲)生平以惇德懿行見重於時,雅不喜弄月吟風,與文士爭無益之譽,閒有所作,亦牽率應酬者居多。身後族人搜集缺殘,輯《慎誠堂集》四卷,非其本意云。
由此可知,士憲生前並未有“立言”不朽之意,本書系世憲捐館之後其族弟鄧翔(字巢閣)蒐其遺文編集而成的,“纂輯”一詞應屬貼切,改為“校輯”之後,強調的是在原本基礎上的校錄輯補,並非後人好事首創,自然就不再“非其本意”,一處細微的修改,無意間透露出了編者的微妙心態。
就出版而言,塗改痕跡固屬缺陷,但從史料的角度,這卻在無意間留下了更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能為後人捕捉到,是由於本書系尚未刊刻的稿本之故。現在我們看到的稿本,藏於中山大學圖書館,封面有廣東東莞籍知名學者容肇祖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題寫的書名,書後並另紙附有容先生的題記,開篇即云:“南海鄧士憲《慎誠堂集》,原槀本二卷,為其族弟翔所校編而未經刊印者。”有趣的是,上引《南海縣志》稱該書為四卷,而我們所看到的《慎誠堂集》卻並未明確分卷,只是從內容上看大致可分詩與文為兩大部分(詳後),這可能即是肇祖先生所稱“二卷”之根據。至於《南海縣志》“四卷”之說,疑因本書尚未刊行,僅稿本存世,縣志編修者並未得見而誤聽誤傳,該志卷十《藝文志》著錄《慎誠堂集》時的聊聊數語可為這一推測提供佐證:“《慎誠堂集》,國朝鄧士憲撰。據採訪冊。”此處並未說明卷數。
巢閣能輯成《慎誠堂集》,緣於他與士憲的密切關係。士憲字臨智,號鑒堂,南海西樵沙頭堡人,生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己酉年(1789)十八歲時中舉,嘉慶壬戌年(1802)成進士,入翰林,歷任官兵部武選司郎中、云南臨安府知府、貴州大定府知府、云南普洱府知府等職,道光九年(1829)署云南糧儲道,旋以奉親為由致仕,次年回粵後被兩廣總督盧坤聘為廣州羊城、越華兩書院講席,同時積极介入家鄉事務,擔任《南海縣志》總纂,組織水利興修與風災賑濟工作,道光十九年(1839)卒於家,與夫人李氏合葬於西樵山滴水巖。士憲最後的人生十年中,鄧翔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翔是南海縣學廩膳生員,道光甲辰(1844)科歲貢,其父賫堂,于士憲乃“叔父行”。從親屬關係言之,士憲與翔並非至親,但卻過從甚密,二人曾共修族谱,士憲講學越華書院時,翔一同前往,翔父八十一歲生日,士憲親作序文致賀,二人還與舉人黃嘉圃一起決意修復西樵白雲洞院館。正是因為與士憲的親密關係,巢閣才能便利地蒐集到士憲的相關詩文。
基本內容
上文表明,“纂”、“校”二字的更換,與《慎誠堂集》非出自士憲本意之說相互印證,結合全書內容,這一觀點更加顯示出其合理性。該書沒有目錄,茲將全書篇目按書中之先後順序排列如下,並附上寫作時間(有的时间系作者自注,如未注明,則略加考訂)。
《慎誠堂集》篇目與寫作時間
《重修南海縣志序》,道光十五年三月。按:道光庚寅年(即道光十年,1830),士憲致仕還鄉,即與吳榮光等一批居鄉士紳商議重修《南海縣志》,並擔任總纂。本序是道光十五年縣志修成時所寫。
《春秋三傳菁華序》,道光十二年二月
《刊補西樵游覽記敘》,道光癸巳(道光十三年)清和月(四月)
《談藝卮言序》,道光十九年孟春(正月)
《西樵白雲洞志序》,道光己亥(道光十九年)孟春(正月)
《龍涌胡貽謀堂修族譜序》,道光丙申(道光十六年)九月。按:胡調德,南海生員,道光間重修《南海縣志》時任分纂一職,時士憲任總纂,這或許是調德請士憲為族譜作序的背景。
《重修惇敘堂族譜序》 ,文中有云:“時同學胡子調德亦以其《龍涌貽謀堂族譜》請序於余,於是巢閣喟然發慨,撫念惇敘堂譜系不修二百年矣,今欲兼採二譜之例及諸家譜例之完善者折取其衷,自肩修纂之任。”结合《龍涌胡貽謀堂修族譜序》的写作时间,可知本序應作於道光十六年。
《莫藝圃六十壽序》,莫藝圃,《南海縣志》無傳,不知其六十歲是何年。從寿序中“他日懸車林下,得與君優游里閈”一句,可知作此序時士憲尚在宦海,序中又有“及余通籍以后,奉職京華黔滇典郡,相見日稀”之句,典郡即任知府,可知作写作时间應在士憲在滇、黔任知府之後,而在道光九年署云南糧儲道之前。查同治《南海縣志》卷十三之《鄧士憲傳》,嘉慶二十一年(1816)士憲任云南臨安知府,二十三年(1818)任貴州大定府知府(中間曾暫調署貴州思南府知府),在任七年後,大約於道光五年(1825)任云南普洱府知府。綜上可知,該序作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之後,道光九年(1829)之前。
《老韶階州司馬八十序》,文中有“今天子之御極十七年,歲在強圉作噩,翁暨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