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六篇 章 化学动力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化学第六篇 章 化学动力学.ppt

6.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6.2 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方程 6.3 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6.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5 典型的复合反应 6.6 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 6.7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6.8 光化学反应 6.9 催化反应 6.10 溶液中的反应及扩充知识; 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化学热力学只能预测反应的可能性,但无法预测反应实际是否发生?反应的速率如何?反应的机理如何?例如:;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机理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把热力学的反应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热力学:研究过程的可能性 动力学:研究过程的现实性 热力学不考虑时间因素,所以热力学上可以发生的过程只是现实可能发生的过程,不是必然发生的。比如一个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尽管为负,但由于反??阻力很大,有可能实际上并不发生,因而必须研究动力学问题,即过程发生的速度问题。 但热力学上不能发生的过程,在现实中肯定是不能发生的。 ;现实中遇到的速度问题;6.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6.1.1 化学反应速率 ;2. 反应速率u (rate of reaction);消耗与生成速率 (dissipate rate and increase rate );注意;思考题;3. 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物理法测定浓度的原理;求速率;镜像法求速率;6.1.2 反应机理与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机理与基元反应;H2+I2=2HI 反应机理;H2+Cl2 = 2HCl 反应机理;H2+Br2=2HBr 反应机理;6.1.3 基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注 意;例如:H2 和I2反应;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6.1.4 一般反应的速率方程与级数;注 意 ;注 意 ;;6.2.1 零级反应;零级反应实例;6.2.2 一级反应;一级反应特点;解:反应恒温恒容,可用pB=cBRT代替cB计算。;解:;6.2.3 二级反应;二级反应特征;解:两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同,用cA表示,;解:;图:;6.2.4 n级反应;小 结;6.3 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6.3.1 积分法(尝试法);积分法步骤;例6.3.1; 解:; 图:;6.3.2 微分法;初浓度法;例6.3.2;解;(1) 积分法:;设为2级:cA-1= cA,0-1+kt;(2) 微分法: -dcA /dt =k cAn ;微分法的(V∞-Vt) - t 曲线图;微分法的一阶微分曲线;微分法 ln[-d(V∞- Vt)/dt] - ln(V∞-Vt) 图;两种方法结果比较;6.3.3 半衰期法;具体步骤;例6.3.3;解;cA- t 关系图;t1/2 - cA,0-1关系图;结果;6.3.4 隔离法;例6.3.4;解:;小 结;;6.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4.1 范特霍夫规则;速率与温度关系;6.4.2 阿仑尼乌斯关系式;阿仑尼乌斯关系式中的参数求取(1) ;阿仑尼乌斯关系式中的参数求取(2) ;活化能定义;注意;例6.4.1;解;ln[k/(10-3dm3·mol-1·s-1) ] -1/T 图;解续;6.4.3 活化能的理论解释;阿仑尼乌斯理论;阿仑尼乌斯模型;2. k - T 关系的理论推导;3. 非基元反应的活化能—表观活化能;表观活化能;6.5 典型的复合反应;;对行反应积分式; 2. 一级对行反应规律;(2) 求取 k1 和 k-1 ; (3) 完成距平衡浓度一半的时间与初浓度无关。 t1/2=0.693/(k1+k-1) ;(5) 放热对行反应有最佳反应温度;6.5.2 平行反应;相应的半衰期为: t1/2=0.693/( k1 + k2 ) ;平行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物分布;;2. 一级连串反应动力学特征;一级连串反应最佳反应时间的求取; 6.6 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6.6.1 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连串反应;2. 稳态近似法 (steady state approximation method); ;例6.6.1;解续;3. 平衡态近似法 (equilibrium state approximation method); 应用;M指其它分子或器壁 ; 1. 链反应机理基本特征;注意;2. 链反应动力学方程推导;注意:复杂反应某组分的微分式写法;推导:;6.6.3 爆炸与支链反应的关系;(2) 支链反应;;(3) 温度在660~900K之间时(以750K为例):;爆炸反应机理;爆炸反应机理说明;3. 爆炸与混合气组成关系;小 结:近似处理法;小 结:链反应;6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