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为政 论语 教材课程.ppt
古代星宿知识: 紫微垣(黄河上游) 三大星系 天市垣(长江中下游平原一直到广东、广西) 太微垣(西南方) 紫微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北极星在其中 古之“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 星宿:几颗星组合在一起。 二十八星宿按东、南、西、北划分为四个区域,一区七星宿: 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 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边:井、鬼、柳、星、张、翼、轸; 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 东:木=青,为木叶萌芽之色 南:火=赤,为篝火燃烧之色 西:金=白,为金属光泽之色 北:水=黑,为深渊无垠之色 中:土=黄,为地气勃发之色 第一讲 为政 引言:为政还是不为政 子奚不为政?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2.21 引言:为政还是不为政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14·38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5 引言:为政还是不为政 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个时期周天子的权力已经式微。诸侯国的权力开始膨胀。以往的社会秩序走向紊乱,道德力量失效,一个“礼崩乐坏”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 引言:为政还是不为政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其精辟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13·3)P146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名” “名学”,就是逻辑、思想的研究。 正名就是指确定思想的观念。 思想领导社会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礼让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4·13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思考: 曾国藩等人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政策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第二,治国的前提:君子要严于律己。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3·13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20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5·5?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舜如何治理天下 “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大戴礼●主言篇) “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新序● 杂事三)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知识链接: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思想 “道法自然”,即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 人的本性:无知无欲 人格理想:无名无功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65章)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儒家的“无为”思想 “尚贤推德天下治”(《荀子·成相》) 先“有为”而后“无为” 从本质上看,儒家的“无为”建立在“修己”与“求贤”的基础之上,强调内在重于外在,身教重于言教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法家的“无为”思想 韩非:“法、术、势” 驭臣之术 明君治国切不可因一人之力而躬亲民事,必因群臣之力而为之,主张“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慎子·民杂》) 权势、用势、因势利导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2·14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12·18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重视才智礼仪仁德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正文:孔子为政治国的理念 第三,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民”。 1、任用贤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职陷阱教学课件.pptx VIP
-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演讲课件-.pptx VIP
-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ppt
- 审计学(第11版)秦荣生习题答案.pdf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800字.docx VIP
-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与集体备课.pptx VIP
-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四章价值观念.pptx
- CAM软件:Siemens NX CAM二次开发_(4).UGOpenGRIP脚本编程技术.docx
- 口腔正畸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代码357)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