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篇 章 知觉 实验心理学课件.ppt
双耳时间差(2) 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4米/秒,或34.4厘米/毫秒,每传播一厘米的时间为1/34.4=0.029毫秒。因而距离差异可以归结为时间差异(Dt): (1)当声源在头的附近时 Dt=8.75×2θ×0.029=0.254×2θ(毫秒) (2)当声源在远处时 Dt=0.254×(θ+sinθ)(毫秒) 3、可见言语 第三节 空间知觉 一、肌肉线索 (一)适应/调节 (二)辐合 二、物理线索 (一)遮挡 (二)阴影 (三)直线透视 (四)视野高度 (五)纹理梯度 (六)单眼运动视差 三、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四、线索间互动 一、肌肉线索 (一)适应或调节 指人们在观察物体时,眼睛的睫状肌(或毛状肌)可以对水晶体进行调节,以保证网膜视象的清晰。 看远物时水晶体较扁平,看近物时较凸起。这样,眼睛肌肉紧张度的变化所传递给大脑的信号就成为估计物体间距离的线索之一。 但是眼睛的调节对深度知觉所起的作用并不大,一般,这种线索所提供的信息只限于距眼球2米范围内才是有效的。 (二)辐合 辐合是指注视物体时双眼视轴会聚的趋势。由于双眼视轴会聚程序受眼外肌的控制,因此,在观察近处和远处物体时肌肉紧张程度的差异就能够提供深度或距离知觉的线索。 看近处物体时,双眼视轴趋于集中;看远处物体时,双眼视轴趋于分散;当物体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双眼视轴接近平行,因此辐合也只是在一定距离内起作用。 二、物理线索 (一)遮挡/插入 (二)阴影 (三)直线透视 指空间的对象在一个平面上的几何投影。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近处对视网膜形成的视角大,看起来就大些,远处物体的视角小,看起来就小,因此向远方伸展的两根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四)视野高度 (五)纹理梯度/结构级差 是指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的变化。 在任何平面上,随着距离的增加,都会产生远处密集和近处稀疏的结构密度级差,这种结构密度级差是距离知觉的一个线索。 (六)单眼运动视差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物体相对运动时(包括观察者移动自己的头部,或观察者随着运动的物体而移动),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一般说,近处物体看起来移动的速度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速度较慢,方向相同,这就是运动视差 三、双眼线索 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 由于人的两眼相距65毫米,所以我们用双眼看东西时,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视象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左边多些,右眼看到右边多些。两只眼睛视网膜象的差异就称为双眼视差。 四、线索间的互动 1、线索综合(cue summation) 2、线索优势(cue dominance) 3、线索分离(cue dissociation) 4、线索互补(cue complementation) 5、线索平均(cue averaging) 6、线索再解释(cue reinterpretation 第四节 无觉察知觉 一、无觉察知觉的提出 (一)神经病理案例 1、盲视 2、单侧忽视 (二)认知实验 1、stroop启动实验 先呈现一个启动词(红),马上再呈现一个色块(绿色),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启动词与色块是否一致,影响被试的报告速度。 掩蔽技术——操纵被试对启动词的知觉 2、实验性分离 从实验操纵上说,如果通过操纵一个自变量能使两个对象发生不同的变化,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两个对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 频率效应 二、无觉察知觉的实验逻辑 (一)实验目的 (二)意识觉察阈限的假设 1、分离假设 经典分离假设 相对敏感性假设 经典分离假设 相对敏感性假设 (二)视错觉 1、运动错觉 2、线条错觉 3、自然错觉 月亮错觉:是指月亮在刚刚在地平线升起时看起来比在天顶时要大,而实际上月亮在两个位置上的大小是相同的(即直径保持不变),此时月亮和地球的距离也是相等。 潘佐错觉(倒V) 对比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佐尔纳错觉 这些水平线都是平行的吗?或是彼此之间是有角度的呢? (三)视知觉组织 格式塔学派 Max Wertheimer Kurt Koffka Wolfgang K?hler 1、接近性 在空间上、时间上比较接近的成分容易组织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2、相似性 在物理特性方面相似的成分容易组织在一起形成整体 3、良好图形 (1)共同命运 (2)对称 (3)平行 (4)连续 (5)封闭 共同命运 根据共同性原则,以相同方向运动的成分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对称性 平衡的、对称的图形与非对称图形相比,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连续性 以相等方向,如沿着一条直线或简单的曲线排列的成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历史必修② 必修二 讲解材料.ppt
- 第一课 德语发音 德语教学讲义.ppt
- 第一课 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语法-比字句1 初级汉语 汉语(外国老师使用的资料)培训资料.ppt
- 第一课 数数_数的组成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讲解材料.ppt
- 第一课 简历 中韩翻译教程课件 中文韩文翻译教程课件教程教案.ppt
- 第一部分 交通信息 交通工程学课件教材课程.ppt
- 第一,二,三篇 章(宋红海sample) 国际贸易教案.ppt
- 第七 篇 章 社会政策的实施、评估 社会政策课件.ppt
- 第七单元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电子教案课件教程教案.ppt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件 (第七单元)教程文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