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章 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生物统计学》课件.ppt

第十篇 章 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生物统计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篇 章 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生物统计学》课件.ppt

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 当品种为A1时,两种施肥量平均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当品种为A2时,两种施肥量平均产量之间差异显著;当品种为A3、A4时,两种施肥量平均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 当施肥量为B1时,品种 A3、A4、A2的平均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品种A1 ,品种A3、A4、A2间差异不显著;当施肥量为B2时,品种A2的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品种 A1、 A4、 A3,品种A1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品种A3,品种A1、A4间、A4、A3间差异不显著。 (五)试验结论 参试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以品种A2平均产量最高,品种A1最差; 施肥量水平以B1产量表现最优,与B2有极显著差异; 品种与施肥量互作显著,其中以A2B2表现最优,A3B2表现最差,即品种 A2在施肥水平B2下产量最高 , 品种A3在施肥水平B2下产量最低。 第四节 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资料 的方差分析 两因素裂区设计是将两因素分为主区、副区因素后分别进行安排的试验设计方法。在方差分析时,分别估计出主区误差和副区误差,并按主区部分和副区部分进行分析。 主区作随机区组排列的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资料的总变异可分解为区组、主区因素A、主区误差、副区因素B、主区因素A与副区因素B的交互作用、副区误差6个部分。 主区作随机区组排列的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资料的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式为 【例10-6】 为了探讨新培育的 4 个辣椒品种的施肥技术 ,采用 3 种施肥量: 每公顷施用复合化肥1500㎏、2000㎏、2500㎏进行试验。考虑到施肥量因素对小区面积要求较大,品种又是重点考察因素,精度要求较高,故用裂区设计安排此试验。以施肥量为主区因素 A,品种为副区因素B,副区面积15㎡,试验重复3次,主区作随机区组排列 。 试验指标为产量(㎏/小区)。 其田间排列图及试验结果记录见教材图10-4,试作方差分析。 A3B2 35.4 A3B1 26.5 A3B4 39.1 A3B3 42.0 A2B4 41.7 A2B2 44.8 A2B3 48.7 A2B1 27.5 A1B3 55.9 A1B4 52.6 A1B2 43.3 A1B1 39.8 Ⅰ A1B3 69.7 A1B1 38.5 A1B2 43.5 A1B4 57.5 A3B2 34.5 A3B1 25.8 A3B3 44.3 A3B4 39.6 A2B2 48.8 A2B3 44.5 A2B1 27.1 A2B4 37.2 Ⅱ A2B4 36.5 A2B1 26.8 A2B3 48.6 A2B2 47.6 A1B1 39.1 A1B2 46.5 A1B4 57.7 A1B3 63.8 A3B4 44.3 A3B2 36.3 A3B3 43.6 A3B1 26.3 Ⅲ 图10-4 施肥量与辣椒品种两因素裂区试验田间 排列及试验结果记录图 (一)数据整理 将图10-4中的田间记录数据先按区组和处理整理成两向表;然后用各处理总和 按A、B两因素整理两向表。 表10-26 处理与区组两向表 处理总和 处理平均 主区总和 主区总和 主区总和 区组总和 全试验总和 处理 区组Ⅰ 区组Ⅱ 区组Ⅲ A1B1 39.8 38.5 39.1 117.4 39.13 A1B2 43.3 43.5 46.5 133.3 44.43 A1B3 55.9 69.7 63.8 189.4 63.13 A1B4 52.6 57.5 57.7 167.8 55.93 191.6 209.2 207.1 A2B1 27.5 27.1 26.8 81.4 27.13 A2B2 44.8 48.8 47.6 141.2 47.07 A2B3 48.7 44.5 48.6 141.8 47.27 A2B4 41.7 37.2 36.5 115.4 38.47 162.7 157.6 159.5 A3B1 26.5 25.8 26.3 78.6 26.20 A3B2 35.4 34.5 36.3 106.2 35.40 A3B3 42.0 44.3 43.6 129.9 43.30 A3B4 39.1 39.6 44.3 123.0 41.00 143.0 144.2 150.5 497.3 511.0 517.1 1525.4 表10-27 A、B因素两向表 总和 平均 总和 平均 A因素 B因素 B1 B2 B3 B4 A1 117.4 133.3 189.4 167.8 607.9 50.66 A2 81.4 141.2 141.8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