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荷塘月色(课时2)
1.文体知识
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脉脉:
风致:
一例:
斑驳:
丰姿: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一例:一律。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1.课文第7段至结尾主要写故乡江南的古人采莲的活动,你觉得这些内容与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有关系吗?为什么?
有关系。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想家,想起以往的快乐。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游荷塘时得到了一定的释放,而由荷塘、荷花忆起故乡古代的采莲盛况,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怀念,而这些内容也可以进一步缓解现实造成的苦闷彷徨的心情。
2.作者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3.作者描写的荷塘美景中寄寓着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作者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与苦闷。通过对荷塘美景的描绘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幽僻 诅咒 没精打彩 历尽沧桑
B.弥望 斑驳 专心至志 小心翼翼
C.寂莫 缥缈 蓊蓊郁郁 游目骋怀
D.嬉游 坐落 豁然开朗 迥然不同
2.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脉脉:拟声词,形容水流的声音
宛然:仿佛 倩影:美丽的影子
B.袅娜:轻盈的样子 风致:美的姿态
弥望:满眼 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C.妖童媛女:艳丽的少男 和美貌的少女 尔其:那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羽杯:酒杯
D.迁延顾步:走走退退,不住回视自己 斑驳:明暗不一
敛裾:提一提衣裳 消受:享受。多用于否定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下列对本文思想感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极度不满,思想上充满着苦闷和彷徨。
B.文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喜悦来自于荷塘月色的无边美景使作者得到心灵的彻底解脱。
C.作者在文中始终都流露出既苦闷又幻想超脱的矛盾心理。
D.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是文中作者主要的思想倾向。
5.对《荷塘月色》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6.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一段话,使前后两段话语意相关、句式整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你是否总幻想着乘一叶扁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10游褒禅山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12我有一个梦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19阿房宫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21伶官传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22祭十二郎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2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27项脊轩志(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导学案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专题01林黛玉进贾府(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专题01林黛玉进贾府(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专题01林黛玉进贾府(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专题02故都的秋(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专题02故都的秋(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语文专题02湘夫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专题02装在套子里的人(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