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级和辐射.pptxVIP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子能级和辐射

量子假说 ; A、黑体辐射 什么叫黑体辐射?记得有时在评论某人物时(例如,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高利贷者夏洛克),人们会贬称他“黑心”,就是说这个人对什么东西都贪得无厌。与此相比,若一物体对什么光都吸收而无反射,我们就称这种物体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事实上当然不存在“绝对黑体”,不过有些物体可以近似地作为“黑体”来处理,如一束光一旦从狭缝射入某一空腔后,就很难再通过狭缝反射出来,这个空腔的开口就可以被看作是黑体。;; 所有物体都能发射热辐射,而热辐射与光辐射一样,都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炼钢的好坏常取决于炉内温强度分布——即不同波长(颜色)对应的辐射强度,依此来把握炼钢时机。类似地,在天文学中,人们靠辐射的强度分布来判断星体表面的温度。冶金学和天文学等方面的需要,大大推动了对热辐射研究。 1859年,基尔霍夫(G.R.Kirchhoff) 1983年,维恩(W.Wien 1864~1928)高频 1899年,瑞利(J.W.S.Rayleigh 1842~1919) 金斯(J.H.Jeans 1877~1946)低频;普朗克 (1858-1947德国) (60岁获诺贝尔奖); 在经典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和电动力学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后,物理学家在十九世纪末已建成了一座座宏伟的科学大厦。不少人认为,后辈物理学家似乎只要做一些另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理学睛朗的天空出现了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一朵是迈克尔逊(A.A.Michelson 1852~1931)-莫雷(E.W.Morley 1838~1923)实验(1887年),另一朵则与黑体辐射有关。正是这两朵乌云,不久便掀起了物理学上深刻的革命:一个导致相对论的建立,一个导致量子力学的诞生。; 1990年10月19日,基尔霍夫的学生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这个公式是普朗克为了凑合实验数据而猜出来的。在提出这公式的当天,鲁本斯(H.Rubens)立刻把它与卢默(O.Lummer)和普林斯海默(E.Pringsheim)当时测到的最精确的实验结果进行核对,结果发现,两者以惊人的精确性相符合。鲁本斯第二天就把这一喜讯告诉了普朗克,使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到一个理论的解释”。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斗,普朗克在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交换只能是量子化的,即 E = nhν ,n =1,2,3,……;这里的h后来称为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发表的常数 h=6.55×10-34J·S          只比现代值低1%;同时导出的玻耳兹曼常数 k=1.346×10-23J/K 比现代值低约2.5%。由此可相当精确地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N0及电子的电荷e,而在实验上只是在近二十年之后才独立地把N0和e测量到这样精确的水平。 普朗克常数在1986年的推荐值为: h=6.6260755(40)×10-34J·S ; 由于量子化的概念同经典物理严重背离,故在十余年内,普朗克很后悔提出“量子说”,并试图把它纳入经典范畴,把这种量子化说成是“假量子化”;‘好比黄油,人们去商店买时,只能是整块买,但回到家里仍可以一点一点分割开’。只是在各种经典式的解释一一碰壁后,才理解到量子说的真正的深刻的含义。正因为普朗克的量子说与经典物理的概念是如此之不同,因此在普朗克公式正式提出后的五年中,没有人对其加以理会。直到1905年,才由爱因斯坦作了发展,提出光的量子说,用E = hν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叶企孙师生谱系; B、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的发现: 1887年赫兹(H.R.Hertz 1857~1894)菜顿瓶放电实验。 1888年霍尔瓦希斯(W.Hallwachs) 1900年,林纳实验证明,金属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电子。过了两年,他进一步发现,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不能用波动说解释。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并用以解释光电效应。 1913年,密立根仔细测量了光的频率和逸出电子能量之间的关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