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1.pptx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1

中医学术优势理论优势: 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优势:整体调节,三因制宜等方药优势:养生保健优势 : “药食同源” 第一节 中药学基本知识一 中药的产地、采收和炮制(一)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1.道地药材:即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四川的黄连,东北的人参,江苏的薄荷等。 2.中药的采收(二)炮制“炮炙”《雷公炮炙论》 炮制的目的1.清洁药物,利于贮藏,保证净度 如防风去掉芦头2.减低毒性,保证安全 如巴豆去油、醋抄甘遂3.改变性能,增强疗效 如酒制地黄4.矫正异味,便于服用 酒制乌蛸蛇 炮制方法1.修治 :纯净、粉碎、切制三种2.水制:如洗、淋、泡等3.火制:如炒、炙、烫、煅、煨4.水火共制:如煮、蒸、淬、潬5.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发芽二.中药药性理论(一)四气五味1.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平性药-药物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缓和,仍有偏温、偏凉的差别 四气的确定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发生的反应概括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1)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发热口渴、咽痛 “热者寒之” 、 “疗热以寒药”2)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腹中冷痛、脉沉迟“寒者热之” 、 “疗寒以热药”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四气误用寒证用寒凉药-如釜底抽薪/雪上加霜热证用温热药-如火上浇油病重药轻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如隔靴搔痒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如扬汤止沸病轻药重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反伤其阳2.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药味不同,作用不同;药味相同,作用相近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1)辛1)能散-发散 如麻黄、薄荷治疗表证(发散解表)2)能行-行气、行血 如木香行气治疗气滞, 川芎活血治疗血瘀(2)甘1) 补益-如人参、熟地治疗虚证2)和中-如甘草调和方中药物的药性3)缓急-如甘草治疗痉挛疼痛(缓急止痛(3)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如五味子治疗出虚汗(敛汗)山茱萸、金樱子治疗遗精(涩精、固精)乌梅、五倍子治疗泄泻(止泻)(4)苦1)能泄 -如大黄治疗热结便秘(泻热通便); 杏仁治疗肺气上逆的喘咳(降肺气止咳平喘); 黄连治疗热盛心烦(清热泄火)2)能燥-如苍术治疗湿证(燥湿)3)能坚阴-如黄柏、知母清湿热、泻火存阴(坚阴)(5)咸1)软坚散结-如瓦楞子、牡蛎治疗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皮下脂肪瘤) 、痞块(泛指腹内肿块)2)泻下-如芒硝治疗便秘(泻下通便)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药性-根据实际疗效确定、归纳药味-药物的真实滋味、实际性能 气味结合气味不同,作用各异气同味异-苦寒、辛寒味同气异-甘寒、甘温(三)归经 -药物对于机体各部位治疗作用的选择性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引经药太阳经头痛-头项痛-羌活少阳经头痛-头侧痛-柴胡阳明经头痛-前额痛-白芷厥阴经头痛-头顶痛-吴茱萸 (二)升降浮沉-指药物对疾病治疗作用中的趋向性1.与病位病势的关系1)病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病位在下在内-宜用沉降“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3)病势上逆-宜降不宜升4)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2.与药物气味质地轻重的关系辛甘、温热-升浮, 酸苦咸寒凉-沉降质地轻-升浮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质地重-沉降 “诸子皆降,苍耳独升”3.与炮制、配伍的关系酒炒-升,盐炒-下行姜汁炒-散,醋炒-收敛少数升浮药配多数沉降药,随之下降少数沉降药配多数升浮药,随之上升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相结合同归一经(肺经),其气不同紫苏-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薄荷-凉-疏散风热(风热表证)干姜-热-温肺化饮(肺寒)黄芩-寒-清热泻火(肺热)同归肺经,升降浮沉不同麻黄、桔梗-升浮-宣肺杏仁、苏子-沉降-降气止咳平喘一药归数经龙眼肉-心经-心悸失眠健忘 -脾经-食少体倦、腹胀便溏山药-归脾、肺、肾经知母-归肺、胃、肾经(四)毒性中药-安全,低毒中毒原因、途径1. 对毒性认识不足2.过量或长期用药“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3.误食误用4.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5.配伍不当附子兼饮酒朱砂与碘、溴化物同用-医源性肠炎6.药不对证“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7.制剂不当、煎服方法不当8.轻信或迷信单方、验方、秘方9.有意或盲目滥用( X )鱼胆可以“清肝明目”“去火”10.体质因素苦楝皮4-6g,体弱女子4g中毒过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