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
9.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 人的人群中,蓝眼的人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 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 0.64和0.36 B 0.36和0.64 C 0.50和0.50 D 0.82和0.18 10.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 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 ) A 0.36 0.48 0.16 B 0.48 0.36 0.16 C 0.16 0.48 0.36 D 0.16 0.36 0.48 A A 第64页/共65页 1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是( ) A、自养型,需氧型 B、自养型,厌氧型 C、异养型,需氧型 D、异养型,厌氧型 12、三极生态系统的形成在( ) A、中生代 B、新生代 C、寒武纪 D、前寒武纪 13、捕食者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 ) A、促进种群的发展 B、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减少种群数量 D、减少物种的多样性 D C AB 第65页/共65页 因此: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32页/共65页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 积累有利变异基因。 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第33页/共65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1:物种的概念 第34页/共65页 概念: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1)地理隔离: 2、隔离的概念和类型 在自然界,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 而形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 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第35页/共65页 东北虎 华南虎 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和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 例:东北虎与华南虎 第36页/共65页 (2)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原因是:动物求偶方式不同、繁殖期不同,植物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造成的不能交配等。) 第37页/共65页 马 驴 骡 例:马和驴不是一个物种 因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 第38页/共65页 例:虎与狮交配的后代——虎狮兽 第39页/共65页 自然选择1 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 几种地雀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原 种 变异1 变异2 变异类型1 新种1 自然选择2 变异类型2 新种2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新物种形成。 第40页/共65页 如麻鸭(左)和孚鸭(右)都是大雁的后代,由于长期地理隔离而没有相互交配,没有基因交流,形成了生殖隔离,现在即使人为让它们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了。也就是说,它们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了。 第41页/共65页 物种的形成 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第42页/共65页 隔离形成新物种的原因: (1)、不同的的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使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不同。 (2)、生存的环境不同,选择的基因不同,使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不同。 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43页/共65页 物种形成的意义: (1)、增加了生物的类型。 (2)、能适应改变的环境。 第44页/共65页 注意:有时无需地理隔离也能形成新物种 在自然界里还存在另一种物种形成方式,它往往只需要几代甚至一代就完成了,而且不需经过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就是如此。自然界里几平将近一半的被子植物和某些栽培作物就是这样形成的。 AABBCC(普通小麦) DD(黑麦) × ABC 配子 D 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