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与作用xin
(四)保持消化道微生物正常菌群的重要性 消化道微生物的正常菌群,对维持家畜的正常消化代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刍动物采食含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过多的饲料,或突然改变饲料后,常招致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改变,从而引起严重的消化紊乱。这就是反刍动物发生前胃疾病的主要病因。 第29页/共39页 反自动物口服磺胺类药和抗菌素后,往往引起消化不良也是这个缘故。在前胃疾病康复阶段,人工喂给健牛的瘤胃内容物(反刍时的食团),以重建瘤胃微生物区系,对促进前胃疾病的早期康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第30页/共39页 初生犊牛瘤胃内是无菌的,在一般情况下,生后数周形成瘤胃细菌区系,3—4月龄时,瘤胃内出现纤毛虫区系,如用成年中瘤胃内容物喂犊牛,可使瘤胃纤毛虫区系的形成提早至3—6周龄。接种后的犊牛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浓度较高,生长也较未接种的犊牛迅速。 第31页/共39页 大肠中的正常菌群对动物是有利的 如突然改变饲料,或长期喂给单一的饲料等,会使肠道微生物的正常菌群受到破坏,往往促使某些潜在的致病菌繁殖而引起疾病。 例如,大肠中的正常栖居者—大肠杆菌,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它们有的能分泌肠菌素,能抑制其他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当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物学平衡受到破坏时,给此类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大量繁殖的条件,从而可引起猪的水肿病。仔猪黄痢也正是因为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成前,给致病性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以可乘之机所造成的。故人工喂给不致病的、定居性和竞争性强的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有利于正常菌群的形成,对控制仔猪黄痢有一定效果。 第32页/共39页 菌群失调症:由于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①长期连续或短期大量口服抗菌药物,往往使草食兽(特别是马)肠道中大肠杆菌被抑制,引起菌群失调症,主要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和其他致病菌引起的肠炎。 ②饲养管理不正常也可引起消化道菌群的比例失调;如慢性前胃疾病、腹泻等,严重的比例失调称为菌交替症,即正常菌群完全被抑制,而为外袭菌所替代,结果引起急性胃肠疾病,如耕牛偷吃黄豆或其他谷物而引起的急性酸中毒和食草动物口服广谱抗菌素引起的急性消化扰乱等。 第33页/共39页 三、其他器官系统的微生物 (一)呼吸道的诶生物 健康动物的呼吸系统中,支气管末梢和肺泡内是无菌的,但在上部呼吸道特别是鼻粘膜上,经常存在着随空气进入的微生物群,如葡萄球菌等。 此外还有一定种类的微生物能在上呼吸道粘膜上长期寄居,特别是在扁桃体粘膜上,除葡萄球菌外,还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巴氏杆菌等,这些细菌在动物抵抗力减弱时,就可成为原发、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病原体。 第34页/共39页 (二)泌尿生殖器官的微生物 公畜或母畜的尿道口,经常栖居着一些革兰氏阴性或阳性的球菌,以及若干不知名的杆菌。偶尔也有一些抗酸性杆菌(如耻垢杆菌)存在,这些抗酸菌并没有致病性,它所产生的酸,可使阴道保持酸性环境,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因而对动物是有利的。由于尿道口容易被粪便、土壤和皮垢所污染,因此也可能存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 内部泌尿生殖道是无菌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大肠杆菌等可逆行而上,进入膀胱、肾等引起上行性感染。 第35页/共39页 (三)其他组织器官的微生物 动物的组织器官内,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有菌,如某些传染病的隐性传染过程,或康复后的一定时期内,均可能带菌。有的细菌能从肠道经静脉进入肝脏,或由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特别是在动物临死前,抵抗力极度减弱时,某些非病原菌或条件性致病菌,都可由这些途径进入组织器官内。进些闯入的细菌往往造成细菌学检查的误诊。 第36页/共39页 四、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动物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1s,缩写为GF动物):是指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在其整个生活期内要采取—切措施杜绝外界微生物与无菌动物接触。无菌动物可用于研究消化道微生物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免疫、肿瘤、病理及传染病等方面的问题。 无特定病原动物(Special pathogen free anima1s,缩写为 SPF动物)是指没有某些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抗体或寄生虫的动物(或禽胚胎)。各个国家根据控制疫病规定的标准对 SPF动物有不同的要求。利用 SPF动物可培育无慢性传染病的畜(禽)群,也可探讨病原微生物对机体致病作用和免疫发生的机理,提出疫病防制措施等。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立SPF畜(禽)群,并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