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一、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2.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②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辨析 名称 图形 定义 依据 点与点之间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最短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 A B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谢谢观看! *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第十八章 · 平行四边形 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一课时 一、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1.观察这些图片,它们是否都有平行四边形的形象?你能还举出一些例子吗? 一、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2.你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一、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3.表示方法: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如下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 A B C D 对边:AD和BC 对角:∠A和∠C,∠B和∠D 一、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4.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或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B C D (1)有两组对边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 ”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 (2)如图,□ABCD中,对边有 组,分别是 ;对角有 组,分别是 ;对角线有 条,它们是 。 练习 一、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3)如图18-1-1,点D,E,F分别在△ABC的三边BC,AC,AB上,且DE∥AB,DF∥AC,EF∥BC,则图中共有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一、观察抽象 形成概念 1.忆一忆: 回忆我们前面学习几何图形经历,回顾研究几何图形一般思路是什么? 给出图形的定义→研究图形的性质→探究图形的判定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2. 拼一拼: 取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你能从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能找到几种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2. 拼一拼: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总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3. 猜一猜: 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它,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还有什么关系?它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和你的猜想一致吗? 猜想: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相等。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4.证一证:请证明上面的猜想。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证明:如图,连接AC, ∵AD∥BC,AB∥CD, ∴∠1=∠2,∠3=∠4。 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 ∴△ABC≌△CDA。 ∴AD=CB,AB=CD,∠B=∠D。 又∵∠1=∠2,∠3=∠4, ∴∠1+∠4=∠2+∠3, 即,∠BAD=∠BCD。 追问:不添加辅助线,你能否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其对角相等?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证明:∵AD∥BC,AB∥CD, ∴∠A+∠B=180°,∠B+∠C=180°, ∴∠A=∠C, 同理可证,∠B=∠D。 1.在□ABCD中,∠B=40°,则∠A= ;∠C= ;∠D= 。 2.在□ABCD中,AD=8,其周长为24,则AB= ;BC= ;CD= 。 练习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3. 如图,□ABCD中,EF∥AD,HN∥AB,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 ) 练习 二、概括证明 探究性质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DC于点E, (1)若□ABCD中,DE=3,其周长为16,则AD= ;AB= 。 (2)若∠DAE=25°,则∠C= ,∠B= 。 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统计2018练习题.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4单元第6章第3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测试(教师版).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 类的起源和发展(共14张PPT).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 类的起源和发展(共20张PPT).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测试题及答案.docx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不等式复习课 (共20张PPT).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课时) (共13张PPT).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共18张PPT).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一课时) (共20张PPT).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4课《驿路梨花》课件 (共29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18.1 平行四边形性质 (共15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1-香港澳门(共25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学案.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18.2 菱形的定义、性质 (共23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18.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共17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钢铁长城 练习题课件(共23张ppt).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课件(共46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