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docVIP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3.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文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 2.通过人物速写练习,学习塑造人物的学习方法。 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情感目标: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交流感受。导课,并出示课题。(幻灯片1、2、3) 二、贝多芬简介:(幻灯片4) 贝多芬生于1770年,于1827年逝世,德国及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8岁也就是1798年起听觉渐衰,1820年后两耳失聪,但他大部分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就产生于他耳聋后,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致爱丽丝》,九部交响曲中的《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歌剧《费黛里奥》等。 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幻灯片5) 重荷 磐石 深邃 下颏 喧嚣 踌躇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悟。思考:(幻灯片6)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并想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五、合作探究,赏析实践(幻灯片7-11) 1、合作探究 ①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幻灯片7)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写了以下三件事: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往事。 ②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幻灯片8) 参考: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女佣的介绍,贝多芬的外貌、语言描写的句子等可看出来。 ③阅读课文6、7、8、9 三小节,赏析文中外貌描写的句子。(见幻灯片9) 2、写作指导: ①外貌描写之写法指导(幻灯片10) 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外貌描写后要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 进行外貌写作可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②课堂练习:人物速写——选取一位同班同学进行外貌描写,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成文后朗读,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 要求: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切忌脸谱化。(幻灯片11)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摘抄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赏析文中的语言描写(幻灯片12-18)。 1.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的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幻灯片12) ①“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子的毛。”(幻灯片13)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②“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幻灯片14) 从贝多芬的内心出发,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能够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③“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幻灯片15) 聋的自己比喻“倒落的火山”,“熔岩”指创作激情。意思:正当创作欲望强烈,却遭打击,但不甘心放弃。“拼命”“巴望”表明他与不幸作斗争的决心。 ④“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演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幻灯片16) 贝多芬是以他的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了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的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2.归纳贝多芬的人物形象。(幻灯片17) 一个平凡的人:有人访问,感动流泪;无端打扰,不耐烦;面对耳聋 不免叹息。 一个伟大的人:意志坚强,不向厄运低头;面对打击,决不消沉;独立处理日常杂务,用“心”观察思考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