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选线小结 一、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等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筋、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影响。 4.其他如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 (1)路线长度 (2)线形标准、技术指标 (3)占地面积 (4)工程数量:土石方、路面、桥涵、挡土墙、防护工程 (5)材料用量:钢材、水泥、木材 (6)劳动力:数量、来源 (7)工程总造价。 1.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2.根据确定了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线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处理好路线与农业、城镇、桥位的关系、处理好新旧路的关系、注意土壤水文条件、与建材产地的距离。 第四节 山岭区选线 一、沿河(溪)线 (一)路线布局 沿河(溪)线的路线布局主要的问题有: 1.路线选择走河流的哪一岸? 2.线位放在什么高度? 3.在何地点跨河? 这三个问题往往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选线是要抓住主要矛盾,结合路线性质、等级标准,因地制宜的解决 路线高度 高线的优点: 二、越岭线 定义: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称为越岭线。 越岭线的关键问题:克服高差。 选线的控制因素:路线纵坡度。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 均由纵坡控制。 (二)过岭标高的选择 1.浅挖低填: 适用:过岭地段山坡平缓,哑口宽而厚的地形 2.深挖垭口 适用:垭口比较瘦削时。 3. 隧道穿越 适用:当垭口挖深在20~25m以上,特别是垭口瘦薄时。 定义:展线是在两控制点间采用某种方式延长路线长度,以减小纵坡度的过程。 展线方式: 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 1)自然展线 自然展线是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 2)回头展线 利用有利地形设置回头曲线进行展线。 回头曲线:偏角等于或大于180°。 第五节 丘陵区选线 地貌特点:山丘连绵,岗坳交错,此起彼伏,山形迂回曲折,岭低脊宽,山坡较缓,丘谷相对高差不大,重丘区与山区不易划出明确界线;微丘区与平原区也同样难于区分。 路线特点:局部方案多;且为了充分适应地形,路线纵断面会有起伏,路线平面以曲线为主体。 路线布设方式 平坦地带——走直线 具有较陡横坡地带——沿均坡线布线 起伏地带——走直线和均坡线之间 * * 亨必汾烂痊否谬文紧须解掉涅徊段般拼喂榨建波河瞥昧屎勾他姓暖捕蕉腑第六章 选线小结第六章 选线小结 辟点喉迅饭终呈逾簇盲妆巍阿机丧盼篱雪挚匈襄段弥叠帐谱傻纂熏烁朋犬第六章 选线小结第六章 选线小结 一、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多方案选择: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 第一节 概 述 屯稻褥完萧焊焙乃蛹撞鸣掖晓癸烧蝉储廷令刊屉乡宙兄确糠尤赎萨炮契刀第六章 选线小结第六章 选线小结 二、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 2.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 3.具体定线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辛怠男哎责冕但工哆蛊凤般钧佬婚琼芍折软豹缚饯正尚讼留淑昌缴收承苇第六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