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资本最大话语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并购,资本最大话语权

并购,资本最大话语权   并购,一个永远的话题。   从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去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来看,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在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其中玻璃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电梯生产企业被外资控股;而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堆数据着实让人惊讶,甚至感到恐怖。然而,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些数据,这都是资本制造出来的生态效应。外资进入中国的这些企业中,几乎无一例外都采取了并购这一手段,并购是一柄利器,是资本的最大话语树,它足以改变生态,甚至颠覆生态、重写生态。      并购案频发,实则是一种洗牌      从当年凯雷并购徐工开始,只要是境内企业被并购沾上外资的边,总会受到外界无限瞩目。有人说自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才开始认真地注意外资并购。的确,我们曾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漠视外资在国内的并购行为。当突然有一天发现某些领域的大型企业都被外资并购了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的视界仍然太小,如同井底之蛙。   新桥资本成功控股深发展银行;凯雷收购中国太平洋寿险公司24.975%的股份;高盛领导的投资基金,联合德国安联公司购买工行9.9%的股份;淡马锡(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购买建行5.1%的股份;新加坡磐石基金收购华夏银行2.89亿股。   外资机构除了青睐国内金融企业外,产业企业也是其目标之一。高盛下属基金入股海王生物及控股双汇;美国卡特彼勒计划收购厦门工程机械、广西柳工机械、河北宣化工程机械以及山东潍柴动力等,美国Best Buy控股五星集团(中国第四大消费电器连锁商);华平基金入主哈药股份,DSM战略投资华北制药。在啤酒行业中,啤酒巨头英博收购福建雪津;美国AB公司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并通过间接方式收购了唐山啤酒,同时也是青岛啤酒的最大的非政府股东,由此引发的与青岛国资委的控股权之争及青岛啤酒股改难题至今悬而未决。   在钢铁行业,法国圣戈班集团全资收购徐州钢铁总厂,还收购了徐钢在徐州光大新兴铸管有限公司中的全部股份;全球第二大钢铁巨头阿赛洛持莱钢股份38.41%的股权;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入股湖南华菱管线,并且其收购G华菱、阿赛洛收购G莱钢的步伐仍在继续。水泥行业也是外资并购的热门行业。摩根士丹利的下属基金就收购了中国最大水泥企业山水集团,并且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四川双马等上市公司也被外资直接参与或者控制。不仅如此,大豆行业同样被外资挟持,美国的ADM、新加坡的Wilmar及邦基、来宝等国际粮食巨头通过并购参股已基本控制了我国大豆加工业。   也许这样的罗列更能显示出外资在华并购的大举动,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关于外资并购是否会形成行业垄断的担心。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曾指出:“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业真正被外资企业垄断。”他认为同一行业内的外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不应当把一个行业所有外资企业加在一起作为一个市场竞争主体来作判断,并且市场份额集中是垄断的条件,但不等于就是垄断。   我们视野的局限在于我们还仅仅看到垄断,还处于担心我们的产业被别人控制的初级阶段,从这一思维来讲似乎我们就已经处于劣势、处于一个被鱼肉的境地。但实际上,这些频繁发生于国内的并购案,实则是在对这一行业进行洗牌,只是我们自己洗不了让别人来洗罢了,优胜劣汰的规律永远存在,并且是谁也无法颠覆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无法逃脱被并购这一环。      中外资本如何争抢话语权      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已明显发生变化,因并购所致的行业控制比重越来越大,一度引起人们恐慌。有人担心某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会落于外资手中。而比这个担心更麻烦的则是在国企改制中,如何对接有效的外部投资者参与。这个外部参与者就是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在对国有企业的并购问题上,一位曾效力于外资机构的投行人士认为:“在一些行业的前几名企业中,为什么总是外资机构在参与并购角逐?主要是因为中国民营资本还很难跟外国资本较量,在一些行业,民营资本根本没有能力参与,更难谈及较量能力。”其言下之意则是我不并购,谁来并购?   在外资认为中国民营资本没有较量实力的时候,民营资本却在控股权的问题上跟国企展开了较量。记者了解到,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曾经力推的180多家国有企业招股项目中,成交的却寥寥无几。这里面问题的焦点只有一个,民营企业想通过并购谋得国有企业的控股权,而这些国有企业又牢牢抓住控股权不肯松手,最终导致不欢而散。民营企业为什么必须要控股权?记者采访过的一位民营企业主告诉记者:“控股权是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最基本动机。”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秋生认为:“国退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