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模型国立历史博物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和宝船模型国立历史博物馆

鄭和寶船 ~跟著鄭和下西洋課程資料~ 2006,03,01 鄭和寶船 鄭和下西洋七次,每次出航的船隻有一、二百艘,其中數十艘是寶船為主要船隻。 寶船可能是取『寶之船』意。寶船的型式和尺寸未見第一手史料。目前所知最早記錄寶船尺寸的史料,出自明萬曆年間《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距鄭和下西洋已經一百六十餘年。 寶船之謎? 《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謂寶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約為長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公尺、寬五十到六十公尺。近年來,學界熱烈討論,有些研究者認為出自明代記錄,有人以寶船廠出土巨大舵桿來證明,也有人認為疑點不少,因為中國造船史上不曾出現這麼大的木造船隻,就技術能力來說,目前所知造船師傅能夠建造之船不過六十公尺長。 鄭和遠航中的船隻 寶船的船體最大,上層建築豪華壯觀,為鄭和、王景弘等領導成員乘坐的旗艦,也為使團的重要成員、外國使節所乘坐。 馬船,為中型寶船,是一種運輸船,其功用與當時所謂的運輸馬匹的船相同,還兼有預備水軍出征的功能。 糧船,規模僅次於中號寶船,是裝運糧食或食物的船,鄭和使團每次奉命出使海外,往返需兩三年,每次必須帶足兩萬多人愈月的糧食。 戰船,是船隊用來自衛的船,能防海盜襲擊,也兼有作戰的性能,但廣大官兵隨鄭和下西洋畢竟不是海外軍事遠征,因而戰船較多時間同坐船一般用來運輸士兵。 坐船,是士兵所乘坐的船。 鄭和寶船模型 國立歷史博物館 寶船細部1 寶船細部2 寶船細部3 寶船細部4 寶船細部5 寶船細部6 寶船細部7 寶船細部8 寶船細部9 船隻隔倉分解圖 鄭和寶船模型 泉州海交史博物館 二千料鄭和寶船模型 馬船 座船 糧船 水船 大八櫓 二八櫓 沙船模型 福船模型 廣船模型 鳥船(浙船)模型 鳥船(浙船)圖 上海交大董浩雲館船圖照片 上海交大董浩雲館船圖照片 上海交大董浩雲館船圖照片 上海交大董浩雲館船圖照片 上海交大董浩雲館船圖照片 中國遠洋船隻有哪些特色呢? ? 一.V字型船體: 船體縱向剖面,水線以上寬廣,入水部分逐漸變窄。吃水深,穩定性高,切水前進快捷。 二. 前尖後碩的船身: 俯視船身,前尖後碩,最寬處在中線稍後處。此種船身,容易把握航向,充分利用風帆推送的力量 三. 水密隔艙: 水密隔艙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隔成各個艙區,若某一艙區破損進水,可馬上搬開貨物,修補漏洞,而「水」則通過「過水眼」流到「太平艙」,以人工「戽」出艙外,達到進水而船不沉的隔艙效果。此種設計具備有肋骨功能,又可增加橫向強度。馬可波羅早在十三世紀末,就注意到這項發明。類似的設計,到十八世紀才被歐洲所採用。 水密隔艙 四. 多層甲板結構 : 船艙作三、四層,形成許多艙房,便於住人或堆貨。 五. 平衡式梯形斜帆: 中國船帆式樣很多,但最具特色的是平衡式長方形及梯形斜帆,可以因應風力「捲」、「放」適度帆面。主要特點是用竹條橫向加強帆篷,竹條間距不大,可防止帆篷撕裂,即使帆篷有許多破洞,仍能維持良好的受風效果。 六. 升降舵 中國是最早發明尾舵的國家,尾舵的發明可追溯至西元紀元前後。舵懸掛在船尾的位置來控制船隻行徑的方向,遇水深處可降下,淺水處可上升,因地制宜非常方便。 圖片資料主要來源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鄭和與海洋文化—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特展 2005/9~11月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特展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鄭和下西洋特展2005/6 上海鄭和航海暨國際海洋博覽會2005/7/8~14日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特展2005/7~2006/1月 南京鄭和紀念館、龍江寶船廠紀念公園展覽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鄭和下西洋紀念展2006/2~5月 馬來西亞馬六甲鄭和紀念館 上海交大董浩雲船舶博物館 大陸新華網及長江第一港網頁等。 * *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