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概论课件程控电话交换系统知识介绍.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无线市话系统—小灵通 曾经非常流行的小灵通属于无绳电话的升级版--无线市话系(PAS) 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用固定电话网实现通话的无线接入系统。用户小灵通手机通过系统的基站连接到固定电话网中。 * 基站 基站 基站 电 话 网 终端 终端 终端 无线市话——小灵通组成示意图 * 小灵通基站、终端图片 * 小灵通的特点 1、发射功率小 由于小灵通发射功率小,因此它的辐射小,待机时间也比较长 2、使用费用低 小灵通打出电话按市话计费,接听电话不收费,这点最吸引人 3、市话的延伸和补充 采用了数字技术,具备来电显示、收发短信等功能,部分显示出优于市话 * 小灵通的特点(续) 4、通话质量差 音质差、总掉线,在移动中通话没有保证,给使用者带来烦恼 5、适应性较差 在某些基站密度大、信号强的地方效果较好,而在环境稍差的地方通话无法保证 * 小灵通的技术与前景 小灵通不代表移动通信的新技术。早在二十世纪6、70年代在我国一些地方由于地理的原因不宜架设电话线,就采用过类似小灵通作为解决通话问题方案,并实际应用。 小灵通的前景不宜擅下结论。但随着GSM、CDMA移动系统的发展和运营成本的下降,小灵通必将受到冲击,除非它提高自身的各项指标。 * 小灵通将于2011年退市 1、小灵通退市的消息来自官方 2、频率资源是退市的原因之一 3、绿色廉价通信方式仍受欢迎 4、小灵通退市的善后问题麻烦 *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 ADSL业务是宽带接入的一种。并因为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而得名。 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下行三个独立信道,打电话、上网互不干扰。 只需向电信申请,加装一个调制解调器安装配套软件即可,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 思 考 题 1、电话发明的意义? 2、为什么需要交换? 3、电话与电报相比优点是什么? 4、传真机的特点是什么? 5、小灵通的优缺点? 6、ADSL为什么能做到打电话上网互不干扰? * 第二讲结束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电话网的其他业务 一、图文传真业务 二、IP 电话业务 三、综合业务数据网 四、无线市话(小灵通) * 一、图文传真(FAX)业务 1、什么是图文传真 2、传真机的发展历程 3、传真机的基本组成 4、传真机的工作原理 * 1、什么是图文传真 图文传真是一种利用电话网进行图文真迹传输的非话音通信业务。用来实现图文真迹传输的设备是传真机。 * 2、传真机的发展历程 传真的基本概念的形成早于电话机。早在19世纪40年代,苏格兰的青年发明家亚历山大.贝恩提出了扫描、同步记录和传输的传真基本概念,并成功地经由铜线将一张图片进行了短距离传输。 * 2、传真机的发展历程(续) 1848年英国人贝克维尔提出了滚筒扫描原理 1865年,伊朗的阿贝.凯里利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实际的传真机。在法国的巴黎、里昂和马塞等城市之间进行了将近5年的传真通信。 * 2、传真机的发展历程(续) 直到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才使传真这种图文真迹传输的通信方式的实用性应用成为现实。 现在的传真通信是依托电话网完成传输任务的,因此人们形象地把传真机叫做电话传真机。 * 2、传真机的发展历程(续) 技术落后、速度缓慢的一、二类传真机于20世纪7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以全数字方式工作的三类传真机迅速占领市场。 松下、佳能、夏普等日本公司几乎垄断了传真机市场。 * 2、传真机的发展历程(续) 20世纪80年代三类传真机开始进入我国。 开始先在国家机关中应用,随后是厂矿、企业、电信和新闻部门。随着电话的普及和传真机价格的降低,传真机陆续进入家庭。 * 2、传真机的发展历程(续) 虽然随着通信新技术的出现和通信的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传真机的生产、销售开始走下坡路。但由于传真机自身的特点,直至今天仍然在通信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 3、传真机的基本组成 原稿输入 扫描系统 图象处理 调制解调 编码解码 控制系统 文稿打印 白色箭头——发送 红色箭头——接收 * 4、传真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