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学分数: 本科 应修基础课程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中“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的渊薮,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原始歌谣、上古神话;礼乐文化孕育的《诗经》,楚文化孕育的《楚辞》;以及散文方面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它们作为先秦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魅力,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昭示着中国文学强大的生命力。为了完成先秦文学的教学,要以文学史为线索,突出文学史论的学术性、前沿性、理论性,并有重点的讲授和评价文学史中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先秦各阶段各类型文学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文学史发展的系统讲授,精要评价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使学生全面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这一时期的文学流变线索,理解先秦文学所显示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文学的能力和运用正确的观点、适当的方法分析认识先秦文学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水平:
(1)掌握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
(2)能够借助注释阅读中等难度的先秦文学作品;
(3)能运用正确的观点、适当的方法分析评述文学现象、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情感、审美等艺术特征;
(4)能够熟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作品。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 一 章 先秦文学概述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先秦文学的范围
2、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概况
3、熟练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
4、应用:先秦文学的重要特征及地位
(二)教学内容:
1、先秦文学的断限
2、先秦时期的社会与经济
西周以前的社会状况;西周的社会状况;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3、先秦时期的文化
原始巫文化——原始社会的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尊天命、崇鬼神——商代的宗教文化保持了巫文化成分,具有粗犷、狰狞,怪、力、乱、神的文化审美特征;礼乐文化——西周的礼乐文化以“敬天、保民、明德”为指导思想,取代了巫术宗教文化,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社会;“士”文化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的文化内涵。
4、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上古至夏商:文学的产生和巫史文化对文学的控制;西周春秋:礼乐文化作用于文学,文学精神和风格体现为和谐典雅、婉而多讽的特征;战国时期:“士”文化崛起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
(三)考核的基本要求
主要考核先秦文学的特征、先秦文学发展线索。知识点:先秦文学;先秦文学的特征;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注意学习本章节对以后学习的指导作用
第 二 章 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文学艺术起源的基本观点
2、理解: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
3、熟练掌握:原始诗歌类别和内容
4、应用:原始歌谣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1、文学艺术起源的基本观点
劳动创造了人,人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
2、原始歌谣
口头歌谣;原始诗歌歌、诗、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特征。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具体表现出神话、图腾、咒语、祭祀等与人类生存和劳动密切相关的内容。
古代典籍中伪托的原始歌谣。
文字产生后的早期歌诗
甲骨卜辞和《易经》的卦爻辞:
(三)考核基本要求
主要考核先秦文学艺术的社会实践起源说及诗乐舞相结合的原始歌谣的特征。
知识点:文学艺术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原始歌谣的类别和内容;原始歌谣的特征。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注意用歌谣实例及相关材料讲清诗乐舞相结合的特征,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形象感。
第 三章 上古神话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神话的含义
2、理解:神话的起源及对原始先民的作用
3、熟练掌握: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及现代价值
4、应用:上古神话的类型、内容及特征
(二)教学内容:
1、神话的产生及特质
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反映时代意识;神话反映社会生活;神话时代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差异。
2、神话发展的阶段;
五帝时期,神话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人类意识还残存着动物原型,神话多以自然崇拜物和鸟兽之类为中心;
夏商时期,神话发展的鼎盛阶段。人类意识已经明确,神话转向对人自身的崇拜,产生大量的英雄神和海外传奇,反映人类的生活与理想;
商周之际,神话的衰落阶段。人类意识成熟,神话历史化。
3、神话的内容
自然神的神话;英雄神的故事;异人异物的神话。
4、著名的神话故事
羲和生十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