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陕南中草药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试析陕南中草药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摘要] 陕南是中国中草药的传统产地,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而且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陕南的中药材基地建设和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但是陕南的药源基地建设和天然药物开发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却并不大,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陕南中草药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分布研究。本文通过《本草纲目》等本草学巨著中有关陕南中草药的记载,精选出一批既具历史文化价值,又有现实开发意义的中草药,挖掘陕南中草药的“名贵身份”,提升陕南中草药的文化品位和经济价值,为“陕南药业”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进行宣传,为陕南药源基地建设及经济振兴服务。
[关键词] 《本草纲目》 陕南中草药 历史文化价值
陕南地处秦巴之间,水热资源丰富,立地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显著,具有生产和发展中草药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素有“生物基因库”和“天然药库”之称,是全国中草药的传统产地和中药材集散地之一。而且陕西省政府和陕南各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陕南的中药材基地建设和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各种指导性的文件不断出台,,同时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中药产业发展领导机构也非常健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尽管具有如此优越的条件,陕南的药源基地建设和天然药物开发在全省以及全国的影响和地位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几百万人民的艰苦努力似乎有些不符,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各级政府和中药产业部门都忽视了陕南这块风水宝地上出产的中草药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分布研究,没有将陕南中草药的“名贵身份”挖掘出来并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利用。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华。中草药极为讲究药材的产地和品质,而陕南中草药不乏“名门之后”,大多出身显赫,从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到唐代的《唐本草》、《本草拾遗》,再到宋代的《开宝本草》、《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再到著名的《本草纲目》等历代本草中,对陕南中草药都有所记载。因此,从历代本草中发掘陕南中草药的文化价值和品位,发掘历史时期陕南中草药的知名度,形成厚重、浓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陕南中药文化,对陕南药源基地建设和中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本草纲目》、《大观本草》等本草学典籍中对中草药地域分布的记载,来发掘、探讨一些重要的陕南中草药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提升陕南药业的文化品味和品牌效应,为陕南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服务。为陕南产地地道,品质纯正的大量名贵中药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提升“陕南药业”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注入相应的文化活力,进而促进其开发利用。
一、《本草纲目》中对陕南中草药的记载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分十六部,六十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附方”搜集古今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一万一千余首,并附一千一百余幅药图,内容极为丰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与经验,是中国药物学、植物学等的宝贵遗产。《本草纲目》引据古今医家书目三百六十多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五百九十多卷,广泛吸收了传统医学及经史百家的精华,无愧于中国本草学的集大成者,在世界上也有重大影响,《本草纲目》有多种外文译本在国外流传,为世界药物学者、植物学者及其他许多学者所重视。而就在这部影响深远的本草学巨著中,我们依稀可见陕南中草药那尊贵的身影,通过仔细研读,其身影越来越具体、生动、清晰,陕南中草药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随之显现出来。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引据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宋苏颂《图经本草》、唐苏恭《唐本草》等本草学著作中的相关记载,以“释名”确定药物名称,“集解”叙述药物的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对每种药物的地域分布及最佳产地都有详细阐述,而这些对于中草药地域分布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及产地与品质的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本草纲目》“集解”中,明确指出陕南为其主要产地的中草药有:
黄耆、葳蕤、天麻、术、丹参、黄芩、前胡、独活、升麻、当归、牡丹、爵床、假苏、薇衔、刘寄奴草、红蓝花、续断、蠡实、石龙刍、紫菀、女菀、虎杖、海金沙、大黄、狼毒、常山(蜀漆,常山苗)、藜芦、虎掌(天南星)、鬼臼、五味子、预知子、百部、白敛、解毒子、威灵仙、防己(汉中防己)、通草(木通)、钓藤、泽泻、菖蒲、石斛、骨碎补、卷柏、屈草、地茄子、辛夷、降真香、?木、厚朴、杜仲、漆、秦皮、栾华、山茱萸、五加、枸杞(地骨皮)、雷丸。
以上是《本草纲目》草部、木部中记载的陕南中草药,有五十七种之多。其中,明确指出产于陕南品质最佳者有:
1.独活:又名羌活、羌青、独摇草、胡王使者、长生草等。《别录》 记载:“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摇,故名独摇草。”苏颂说:“独活、羌活今出蜀汉者佳。”
2.防己:又名解离、石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4绝对值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QGDW 11651.13-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3部分:穿墙套管.pdf VIP
- 电子商务客服教案课程.doc VIP
- 客服培训课程小游戏.pptx
- QGDW 11651.12—2017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2部分:母线及绝缘子.pdf VIP
- 中国食用油行业现状分析-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
- 分散式风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定价策略与渠道价格管理8.doc VIP
-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37页PPT.pptx VIP
- QGDW 11651.10-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0部分:干式电抗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