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穴号墓就是曹操墓的铁证.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高穴号墓就是曹操墓的铁证.doc

西高穴2号墓就是曹操墓的铁证   引 言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河南安阳西高穴2号墓是文献记载中的魏武王曹操之墓,自此引发了文博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参与讨论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可谓考古史上之空前。从2009年至2010年年底,讨论与争论的重点是围绕着真假“曹操墓”进行的,发掘单位和不少学者认为是“真”;而一些“业外人士”则认为有“假”。至于极个别者如闫沛东,更是造谣诬蔑,唯恐天下不乱。针对这场争论,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写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认定曹操墓。我也曾经撰文指出:“魏武王”称谓是一般“造假者”不会“假冒”的,也是难以“假冒”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刻有魏武王之称的石牌,是西高穴2号墓为曹操墓的铁证。尽管曹操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然而,“不管这些问题今后的最终解决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该墓墓主是曹操这一主要结论”。   2013年,徐光冀先生发表《曹操墓仍不宜定论》一文,文中有两个主要观点:一是“赏赐论”,即铭刻“魏武王”的器物,并不为曹操所有,而可能是曹操赏赐给他人的;二是“陪葬说”,即被赏赐者死后将此器物葬入墓中,所以西高穴2号墓可能是曹操高陵的一个陪葬墓。这两个主要观点联系紧密:“赏赐论”是“陪葬说”的“理论依据”;而“陪葬说”则是“赏赐论”的必然归宿。其实,徐先生的这两个观点,早在2011年11月22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上就提出来了,文章的题目是——“曹操高陵”的几个问题,年会论文于2012年10月正式发表。徐先生是专业的考古工作者,曹操墓发掘期间曾三次去工地“考察”。他的文章从头到尾没有提及“造假”二字,但文章中的“可能”提法,却是对曹操墓的实际“否定”。因此,文章一发表,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有的人士“欢呼”:这是投向曹操墓的“重磅炸弹……他把外人不知道的内幕捅了出来……说出了真话,揭露了真相”。停息了近一年的曹操墓真伪大辩论,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有鉴于此,本文再作如下论述。   一、“赏赐论”的论证方法不科学   徐光冀先生关于曹操墓的两篇文章,标题虽异,但内容基本相同,今以《曹操墓仍不宜定论》一文为依据,进行讨论。徐先生文章的核心仍然是指向“魏武王铭刻”。徐文指出:所谓的“曹操墓”中出土了两类石刻铭牌,一共62块。一类六边形,器形小,刻有随葬品的名称和数量,比如“黄绫袍领袖一”、“镜台一”、“书案一”等;一类圭形,器形大,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内容。可以发现六边形的占大多数,没刻人名;圭形的占少数,刻有人名,且有的字迹潦草。发掘简报认为它们“是认定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据”。   文献记载曹操谥号“武王”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的事,同年曹丕代汉,十一月追尊曹操为武皇帝,这些只能说明石牌刻铭的时间,并不能说明西高穴2号墓就是曹操墓。试想作为随葬品只需刻名称、数量、埋入墓中,还需要特别刻上墓主人名字吗?曹丕又怎会将标明其父谥号的刻铭放置于其父的墓中?如果要放置铭刻,也应如六边形铭刻一样,标明物品名称数量即可,何必要刻意标明“魏武王”,这恰好说明西高穴2号墓不是曹操墓。   由此产生另外一种可能性,也就是曹操生前将物品(含兵器)赐予其子及臣下,文献中有这类记载:如《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刀类》中说“魏武帝令曰: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以次与之”。文献中还不乏把“常所用”、“常所执”、“常所御”的物品赐予亲属与大臣的记载,比如《三国志》中记载孙权“以己常所用御帻缣盖赐”周泰,孙权又“以手中常所执宝刀赠”费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中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箧,余悉分布诸王主及子孙在京师者各有差”。很可能是下葬获赐者时把这类物品带入墓中,还特别标明出来以示荣耀。   以上是徐先生文章的主要观点。徐先生首先假定,铭刻中不应当出现“魏武王”名字,出现了就恰好证明“西高穴2号墓不是曹操墓”。这没有什么逻辑,没有一条规定,古人下葬时不能把刻有自己名字的物品放入墓中。古代墓葬中出现的“印章”比比皆是,“印章”不都是刻有“名字”的吗?前些年洛阳发现的曹休墓,就是凭一枚“曹休”印章而拍板定案的。曹丕在下葬其父亲曹操时,完全有可能把汉献帝赐给他父亲的谥号——魏武王刻在名牌上并置于墓中,从而来显示其荣耀。   徐先生的“赏赐论”认为,西高穴2号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铭刻器物,不是曹操所有,而是曹操生前将这些器物赠给了他的儿子和臣下,受赐者死后将这些器物埋入了墓中。所以,虽然墓中出现“魏武王”铭刻,也不能证明该墓就是曹操墓。这里所说完全是一种假定,他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来证明曹操把器物送给了别人。如是,他采用了“间接证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