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与生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鸟类与生活

鳥類與生活-鸕鶿 鍾茂樹 鸕鶿 鸕鶿好呷尾後臭 潛水掠魚飼來湊 迎風展翅呷食後 家族團結冠庄頭 無尾港閘門旁木麻黃上棲息的鸕鶿 李龍聰攝 展翅風乾中的鸕鶿 李龍聰攝 飛翔中的鸕鶿 李龍聰攝 在沒有生態保育觀念的年代,專業獵人用獵槍,庶民用陷阱,獵人或許將他製成標本,庶民則是佐餐中動物性蛋白質的來源。耆老說鸕鶿的肉好吃,但打嗝出來的味道很重(臭),一旁的耆老卻搖頭說:那是你不會處理,脫毛後的肉體不能接觸土地。無論誰說的才對,我們勿需印證。 中國廣西灕江的傳統漁民,飼養鸕鶿(當地又稱魚鷹)來幫忙捕魚,主要是利用鸕鶿的潛水能力、視力、捕捉技術、喉囊等功能。鸕鶿經馴化後,在脖子上套一個環套,以阻止漁獲吞下,並將漁獲暫存喉囊內,等上船後再吐出,繳交「人魚共享」事業的成果,利益共享的分配是小魚歸鸕鶿、大魚歸漁民。(註:喉囊俗稱「胿」 (音kui),猴囊就稱「猴胿」)。 動物頻道介紹:「群居性的鸕鶿視力比魚好,在水質清澈之處,魚兒看到鸕鶿就溜,鸕鶿會浮出水面呼朋引伴,群起下到水底,製造混水以便摸魚。鸕鶿潛水時,將翅膀緊合成流線型,利用尾翼擺動完成潛水動作,潛水速度每秒3公尺。」 鸕鶿的羽毛不具油脂,故無法如潛鳥般,飽餐後的鸕鶿會迎風展翅,藉此風乾羽毛,此時,胃腸正消化中,故迎風展翅的同時排遺亦落,白色的排遺,由上往下掉,染白了樹冠。被棲息的老喬木,也不堪大量排遺(未發酵)中的高營養,而導致植株死亡。鸕鶿的主食是魚,而鳥類的食物利用率低,故排遺內容物為動物性蛋白質與磷、鈣等有機物,短期內相繼給予過量未發酵的高氮源有機物,對植物生長是極不利的,因此,無尾港閘門旁的木麻黃,已相繼掛了6~7棵。 群居在空曠地的較高處或樹冠層棲息,吸引了賞鳥客的目光, 無尾港180餘隻的紀錄、金門慈湖木麻黃中萬餘隻的盛況,一波波飛出覓食,再一波波飛回棲息,猶如接受大自然的閱兵。 請注意三棵木麻黃白色粉墨,那是鸕鶿駐站的遺跡。 螺訊-24 關心鳥事 11 陳永來攝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