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精神历程文学表述
人类精神历程文学表述
里快的小说《狗祭》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一条天性善良、造福一方的良犬受了某人的引诱而变成了一条凶恶、为害一方的“疯狗”,最后被他的主人老骆驼杀死。围绕这条狗的前后变异,小说真实地揭示了当今西部地区工业化特别是耗能、污染的工业与传统生产、生存形态的自然家园的对立和冲突。作者的笔触深入老骆驼一家三口人的心理层面,通过这条狗的遭遇,成功地完成了当代人类精神历程的文学表述。
小说开头,便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片得天独厚的草甸风光:“沿着库伦图草原月牙形的边缘,恩格尔河把蓝天白云深情地揽在怀里,在肥美的草地上描绘出一个九曲十八弯的图案,然后泛动着碎银般的涟漪,悠然自得地向着远方流去……”而来此观光旅游的人们则“享用了这片得天独厚的草甸风光之后,便怀着一种像牧人在黄昏到来时的惬意,仔细地回味、咀嚼着一天的愉悦,然后朝着意想中的安然走去。这时,在客人们面前极尽所能地表现了一天的草原陆续安静下来。夜,带着草原的寂寥和空灵,开始向着毡包逼近。此后,周围就变得静悄悄的了。”
细细品味这篇文字,仿佛在观赏一幅祥和、美丽的油画,而此后的每一章开篇,作者都要情不自禁地将这片草甸子礼赞一番,形成交响诗一般的重奏或变奏,但这不仅仅是客观的环境景物描写,因为在老骆驼看来:“草原是腾格里专意赐给咱蒙古人的恩物!它同时赐给我们的,还有那些可爱的牛羊、骏马、骆驼。为了让咱们有一个祥和、安宁的环境,它还在草原上布下宽阔的大河、甘甜的泉水、通灵的山鹰、奔突的黄羊、漂亮的梅花鹿,还有歌喉婉转的百灵,就是枝叶枯了的时候,也散发着芳香的鲜花――草原,那是咱蒙古人的根啊!”在此,作者赋予了草原双重含义:即是人们得以生存的物质形象的家园,同时也是人们的“根”――“精神家园”。在这片净土上,人与自然、人与人都处于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中,即使在小说主要人物老骆驼、额吉、孙儿的安排上也体现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匠心。老骆驼的睿智、良知和悲悯情怀;老额吉心中装载着一切,惟独没有自己的无私奉献;孙子任性???对情感的不成熟与执著――恰恰呈现了“天?地?人”三者的主要品格表征。因此,在这片盛载着牧人们“精神之根”的草甸上,一只天性善良、勇敢机智的良犬也受了熏陶而成为一只有根性的神犬。夏天,一场洪水把一家的牛羊困在了草原上,它“凭着自己特殊的嗅觉,很快就找到了那些正在与死神搏斗的牛羊,然后把牛羊的主人准确地领到出事地点,从洪水中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救了出来。”冬天,一场暴风雪使一户牧民的牛群走失了,它冒着风雪帮主人找回了牛。良犬哈日巴拉成了草原上的守护神,得到了牧人的赞赏,老骆驼也为此十分荣耀。作者展现了一幅生存家园与“精神家园”相统一的祥和世界。
然而,当历史的发展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目的而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时,受到伤害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被破坏,而更为严重的是人的精神家园的被颠覆。
美丽的大草甸子也无法逃避历史车轮的辗压。“过多的人、畜践踏,频繁的割、采食,加上连年罕见的干旱,已经使得库伦图草原这个最为漂亮的大草甸子变得十分憔悴了。”再加上要上马的工业项目,它是与草甸子世代生活着的牧人们的生存观念相悖的举动。因为:“草地、树林、芦苇、河水……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生存在库伦图草原上的这些牧民们的命根子……多少年来,人们谁都没有轻易地动过它们一下,因为谁都知道,对它们的践踏,其实就是在践踏自己的生命。”于是,在致富还是维护家园问题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连家园都没有了那富裕是不是从草原上划过的一阵风?连自己、后代都不存在了,这样的工业项目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当它需要牧人们支持时,遭到了拒绝甚至对抗。此时,作为草甸子守护神的良犬哈日巴拉却遭遇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推行工业项目人的引诱威逼下,背叛了主人老骆驼和所有的牧人,助纣为虐。勇猛变成了凶残,守护神变成了瘟神,良犬变成了疯狗。它以恶助恶,效力于项目人威逼牧人们屈服。作者将违背科学发展和人类生存利益的盲目的工业项目,上升为人对于自己的背叛行为而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是一种文学意义的批判。老骆驼能够怜惜毒蛇,容忍吃掉自己羔羊的恶狼,但不能宽恕背叛。最后施计处死了完全丧失善良天性的哈日巴拉。在这场工业化开发和家园保护的斗争中,老骆驼虽然无法与历史的发展抗争,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但他在精神上却守住了自己的心灵家园。致此,本来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家园分裂开来,在人们无法抗拒历史的发展而日渐丧失生存家园的时候,“精神家园”作为生存之根和生命的支撑就成为了人们的追求。
作为小说主人公的老骆驼,他的一系列冲撞、游荡的心理活动,是历史发展与家园丧失这一特殊时段的社会矛盾的反映,是人类无限的物质追求与有限的物质资源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在人的精神层面引起的痛苦和悲哀。老骆驼作为世代生存在草原上的一位有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