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诗歌人生写照及美学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阳明诗歌人生写照及美学精神

王阳明诗歌人生写照及美学精神   摘 要: 王阳明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提出了足以和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思想。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一生都在进行诗歌创作,诗歌成为他人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他将自己的心学理论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心学美学精神。同时,这种心学美学又反过来指导他的诗歌创作。本文选取王阳明的部分诗歌,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探究其中的心学美学思想。   关键词: 王阳明诗歌 心学 美学精神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讲学于阳明洞,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是我国著名的心学大师,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结合儒释道三教,再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形成了庞大的心学体系,提出了“心即是理”的宇宙观,“致良知”的认识论,以及“知行合一”的动机论。他的一生数次以书生身份平定内乱,“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①历经宦海沉浮,官场倾轧。他是一位极具文学天赋的诗人,十一岁时过金山即席创作的诗歌技惊四座。弘治六年,王阳明会试落第,李东阳戏命王阳明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持笔立就,惊得在座诸老连称为天才。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身陷宦海,历经磨难,王阳明也没有停止过诗歌的创作。诗歌伴随着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一生。王阳明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角度新颖,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集中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反映了作为心学家诗人的审美情趣。王阳明的诗歌根据内容大体可以分为:求道诗、山水游览诗、罹难诗、哲理诗。   一、求道诗   王阳明的求道诗主要写于他的青少年时代和初入仕途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反映了王阳明在思想探索中的矛盾心理,入世的心理占据主导地位。诗歌抒发其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将耿介的个性和凛然的气概毫无掩饰地倾吐出来,极具浪漫色彩。语言上朴实、清新、自然,绝无铺陈和雕饰感。如《雨霁游龙山次五松韵二首》:“晴日须登独秀台,碧山重叠画图开。闲心自与澄江老,逸兴谁还白发来。潮人海门舟乱发,风临松江???双回。夜凭虚阁窥星汉,殊觉诸峰近斗魁。”(其一)“严光亭子胜云台,雨后高凭远目开。乡里正须吾辈在,湖山不负此公来。江边秋思丹枫尽,霜外缄书白雁回。幽朔会传戈甲散,已闻南檄授渠魁。”(其二)这两首七律随兴而发,诗境开阔,时空交错,结构极具立体感。极目远望,深秋的姚城一派生机,涌动着生命的激情和寄托,抒发了对前程的无限希冀,表达出青年时期王阳明志存高远,不被击倒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再如巳未仲秋朔所作的《大?山诗》:“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端。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诗中传达出一种豪迈奋进的激情,最后四句更是可以看做是王阳明希望在仕途上大干一场的宣言书,充满着对人生,对仕途的激情。   二、山水诗   王阳明对山水诗情有独钟,山水与他,如同知己。仕途的坎坷,人生的遭际,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身心俱疲,急需寻找释放心灵的出口,亲和自然,融会造化,寄情山水。他的足迹每到一处,总是投身自然的怀抱,在山水之中陶冶情操,深悟大自然的美妙。他徜徉在山水之间,用哲人的智慧静心观物,感悟人生宇宙的理趣。在纵游山水中随处体悟人生意义,从山水风景中印证心学的内涵,体悟良知的奥妙。   王阳明总是以巨大的热情和哲人特有的目光发现山水中蕴藏的美感。“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精,洞鹤林僧相对清。”(《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整首诗意象迭兴,妙语连珠。诗人用拟人、写意的手法写出了“山鸟”、“山花”的灵性和亲和,沉浸在山水之乐中的王阳明心情愉悦,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碧树秋声、丹岩夕照、雪岭玉帐、云溪环碧,诗情画意,交相辉映。在诗人的眼里,山水是灵动的画面和性情的映照。又如诗人病中所做《又绝四首》:“翠壁看无厌,山池坐益精。深林落轻叶,不道是秋声。”(其一)“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其二)“人间酷暑避不得,清风都在深山中。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其三)“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眼前风景色色异,惟有人声似人间。”(其四)这组律诗组合,二首五绝写出了浮峰深秋的幽静和多姿,二首七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浮峰的留恋之情。如同一幅古朴的“深秋行旅图”,构成了秋景的静谧和宽远。面对风景各异的秋色,诗人乐而忘返,忘却人间的喧嚣和困惑;心灵沉浸于越地的山水之中,进入另一个世界之中,表达了诗人亲和自然山川的高蹈情怀。《山中漫兴》是王阳明和董萝石登秦望山所做。“清晨急雨度林扉,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