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白癜风发病相关性.docVIP

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白癜风发病相关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白癜风发病相关性

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白癜风发病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寻常型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77例汉族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及388例正常对照的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第4外显子158密码子碱基多态性。抗凝血抽提DNA,用PCR-SSP法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存在一个G>A点突变,表现为GG纯合、AA纯合,GA杂合三种基因型,使其编码的第158氨基酸由缬氨酸(Val)变成蛋氨酸(Met)。病例组A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T-158位点的多态性与汉族寻常型白癜风具有明确相关性。   [关键词]白癜风;多态性;PCR~SSP;COMT基因   [中图分类号]R75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65-03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黑素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丧失,表现为皮肤局部白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包括自身免疫学说、细胞毒学说、神经学说等,其中由于代谢异常导致局部黑素细胞毒性损伤的学说日渐受到重视。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COMT)催化儿茶酚胺第3位羟基甲基化,是降解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文献表明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存在一个G>A点突变使158密码子从缬氨酸(Val)到蛋氨酸(Met)错义突变,COMT酶活性改变,引起黑素细胞微环境毒性儿茶酚胺过量表达,从而导致黑素细胞结构和功能破坏。对中国汉族人而言,目前尚未见该基因位点多态性和白癜风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中,我们对COMT-158 G>T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377例白癜风患者均来自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388名健康成年汉族人来自门诊健康查体者。均无遗传病家族史,无肿瘤、风湿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治疗组平均年龄(24.7±13.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6.4±13.3)岁(P=0.703)。      1.2 DNA提取: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抽静脉血10ml,枸橼酸钠抗凝,利用血液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采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浓度(mg/m1)和纯度(OD260/OD180)。 ???    1.3 COMT基因型的检测: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引物设计利用Oligo Primer 5.0PCR引物设计软件,分别针对COMT-158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相应引物(表1)。PCR总反应体系20μ1:10×缓冲液2.5L,20mmol/L MgCl22.5L,25mmol/L dNYP混合物0.2μl,20p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5 U/μl Taq酶0.3μl,基因组DNA1μl,加高压灭菌去离子水至20μl。循环条件为96℃1min,96℃变性20s,75℃退火30s,70℃延伸45s五个循环,之后96℃变性25s,65℃退火50s,72℃延伸30s 21个循环,之后96℃变性30s,55℃退火60s,72℃延伸90s五个循环,最后20℃ 2min。G等位基因PCR产物455bp,A等位基因PCR产物322bp。通过1.5%琼酯糖水平凝胶电泳分离鉴定基因型,以DL2000 DNA ladder(Takara)作分子量标准品。      1.4 统计方法: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直接计数法,用Hardy-Weinberg检测样本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分别采用卡方检测,计算比值比(0R)以及95%可信区间(CI)来判断基因COMT-158 G>A多态现象与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version 8.2;SAS Institute,Inc,Cary,NorthCarolina)。      2 结果      2.1 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图1所示为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电泳图。GG基因型只可见G组引物扩增PCR产物条带,从基因型只可见A组引物扩增PCR产物条带,GA型可见G组、A组两组引物扩增PCR产物条带。测序进一步验证COMT-158碱基存在二态性,其碱基可为G或A,在人群中表现为GG纯合子,AA纯合子和GA杂合子3种基因型,其碱基变化改变了氨基酸编码,由缬氨酸(Val)变为蛋氨酸(Met)。      2.2 基因多态性:3种基因型在所研究汉族正常对照群体中的分布经Hardy-weinberg定律吻合度检测,达到遗传平衡(P=0.227),说明群体基因遗传平衡,数据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