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诊断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诊断价值

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诊断价值   118000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MRI科      摘 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及MRCP检查后的资料,并经手术结果或临床资料证实。结果: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MRCP为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再结合MRI常规平扫其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胆道梗阻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50      胆道梗阻性疾病是由于胆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所致的胆汁通过障碍,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常由于肿瘤、结石、炎症引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具有安全、简便、无创伤,不需要对比剂等优点,在胆系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50例经MRCP检查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5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80岁。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符合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如腹痛、皮肤及巩膜不同程度黄染、发热等。上述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胆道结石21例,胆系炎症3例,胰头癌10例,壶腹癌6例,胆管癌10例。   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Inteva 1.5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SENSE休部线圈,检查前嘱患者空腹6~8小时,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行横轴位T2WI-TSE,参数为:TR/TE484/80ms,层厚8mm,层间隔0.7mm,矩阵324×560。T1WI-TFE,参数为:TR/TE10/4.6ms,层厚及层间隔同上,矩阵为260×258。再行冠状位T2WI-TSE,参数为:TR/TE920/80ms,层厚6mm,层间隔0.6mm,矩阵312×384。以上序列均加呼吸补偿。MRCP成像均采用两种不同参数:①ssh-MRCPrad加脂肪抑制(SPIR),TR/TE8000/800ms,层厚70mm,层数6~9,每层扫描时间为8s,矩阵320×512。此方法可沿不同轴面线采集,无需重建。②sMRCP-3D-HR加脂肪抑制(SPIR),TR/TE1204/650ms,层厚0.508mm,无间隔,层数为120,扫描时间5:07s,形成二维多平面原始图像,进行3D重组后MRCP图像可任意方向旋转。扫描均结束后,用常规扫描图像结合MRCP图像共同分析梗阻??位及原因。   结 果   定位及定性诊断:临床上将胆道梗阻的部位分为肝门段、胰上段、胰腺段、壶腹段四段。本组病例中经MRCP检查梗阻位于肝门段7例,胰上段12例,胰腺段20例,壶腹段11例,且壶腹段梗阻均为伴发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MRCP对胆道梗阻及其部位的诊断率为100%,其中良性病变符合率92%,恶性病变符合率86%,总的符合率88.9%。   MRCP表现:胆道结石表现为胆管扩张的下端呈边缘光滑的“杯口状”充盈缺损,充盈缺损部位于平扫轴位T2WI上见低信号结石影,其周围可见环形高信号胆汁影,但结石为泥沙样或为早发微小结石由于MRCP本身的局限性易造成漏诊。胆管炎症表现为肝外胆管呈渐进性边缘光整变窄,狭窄段>3.0cm,伴或不伴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枯枝样”扩张。胆管肿瘤表现为胆管的截断征象,偏心性狭窄或腔内充盈缺损,梗阻段以上胆管中至重度扩张,肝内胆管呈“软藤状”扩张,结合MRI常规扫描发现病变区软组织肿块影,胆管壁不均匀增厚。胰头癌表现为胆总管胰腺段截断状或“鸟嘴”样狭窄,并呈现“双管征”,但二者呈分离状,常规MRI扫描胰头不同程度增大,且信号不均匀。壶腹部癌,表现亦呈“双管征”二者有聚拢的趋势,梗阻处呈横行,“鸟嘴状”或“鼠尾状”截断。   讨 论   MRCP成像原理:MRCP是利用胆汁和胰液中含有大量自由水,其T2弛豫时间显著长于周围组织的特点,在重度T2W I的MRI的图像上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呈高信号,而周围组织呈低信号,快速流动的血液因流空效应而无信号,从而形成鲜明对比,达到类似造影的效果,清晰显示胆系形态结构【sup】[1,2]【/sup】。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B超、CT、ERCP、PTC均是胆系梗阻性疾病中常用的检查手段。但B超受腹腔内容物(气体)干扰影响观察,且受操作者经验影响。CT检查需用造影剂且受X线辐射,而且难以显示胰胆管三维形态,ERCP、PTC的准确性及特异性虽然高,但属创伤性检查,且对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sup】[3]【/sup】。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为影像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