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因接触溴氰菊酯杀虫剂所致一过性接触性皮炎调查分析
一起因接触溴氰菊酯杀虫剂所致一过性接触性皮炎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报告一起因皮肤接触溴氰菊酯引起的群体反应事件,总结事件的调查、处置经验,提高防范和应对类似事件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总结整个事件的调查情况。结果23例患者经补液、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此为因皮肤接触溴氰菊酯引起的一过性接触性皮炎事件。溴氰菊酯毒性虽小,仍需提防因通风不良、在环境中残留所致的中毒。一旦出现因皮肤接触引起的类似事件,需及时清洗皮肤、适当应用滴眼液,或静滴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针剂,以消除症状。对于群体反应事件,心理疏导治疗尤为重要。
关键词:溴氰菊酯;接触性皮炎;群体反应事件
中图分类号:R75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20-0083-02
溴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一种。其化学名称为a-氰基-苯氧基苄基(1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英文名称为decamethrin。简称NRDC,化学结构式为:由于该药残毒作用小,对光稳定,对棉花和其它农业害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所以,近年来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农药在体内易被氧化酶系统降解,无蓄积性,所以被认为是毒性较低使用上较安全的农药,但如果在使用后不注意做好环境的全面通风,残留在环境中的农药将可引起接触人员出现不适症状,甚至中毒。2010年9月,我区发生了一起因皮肤接触该种农药所致的一过性接触性皮炎事件,现报道如下。
1 事件发生经过
自2010年9月27日起,某学院共安排了74名学生在我区某镇的一个餐厅实习,学生分两批到达,第一批12名学生于9月27日到达,第二批62名学生于10月4日到达。学生到达后立即被安排去参加餐厅主管组织的礼仪培训。10月9、10日休息2d后,10月11日学院继续安排约70名学生到餐厅参加礼仪培训,10时30分学生开始进入餐厅接受培训,至11时30分,学院老师安排其中的30名学生清洁餐厅用餐区的餐桌,其余学生继续接受培训。培训至13时30分结束,全体师生到后勤部就餐,随即有部分学生向老师反映脸部不适,餐厅的一名主管也主诉于11时左右开始感觉脸部刺激、发痒。至23时为止,累计有23人出现类似症状,均被送至我区某镇医院治疗。
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1患者个案调查情况 我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前往医院,从接诊医生中了解到全部患者除了出现脸部灼热、瘙痒等主观症状外,均无显现任何体征。在对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得知,除了2名是餐厅主管外,其余发病的21人均为实习学生;23名患者中,男1人,女22人,年龄20~34岁,最早发病时间为10月11日11时,最迟发病时间为10月11日17时,患者发病主要集中在进入餐厅后3h左右;全部患者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脸部灼热、瘙痒感,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不适;患者的居住地点分散。
2.2现场卫生学调查情况 10月11日21时,我中心工作人员前往事发餐厅进行现场调查,经调查得知,该餐厅未开始营业,现正处在前期准备、清洁阶段。近期由某学院安排学生到餐厅进行培训和清洁。整个餐厅为一层简易式临时建筑,总面积为2660m2。餐厅的厨房位于北面;用餐区在南面,用餐区的地面用塑胶材料铺设,由活动屏风分成东、西两个分区一一员工餐厅用餐区和主餐厅用餐区,面积分别为730m2和990m2。现场可见,该餐厅未安装紫外线灯;用餐区的东、西两面各安装了4个排气扇,厨房安装了14个排气扇。我中心工作人员对餐厅的厨房、用餐区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等4种常见化学毒物进行快速检测(现场检测条件:温度23.8℃、湿度91.2%、风速0.04 m/s),除了在厨房、用餐区内分别检出甲醛0.02ppm和0.01ppm外,其余3种化学毒物均未检出。为进一步查明事件的原因,10月12日,我中心工作人员对该起事件进行补充调查,继续向负责实习餐厅室内消毒杀虫的某杀虫公司经理了解事发前餐厅的杀虫情况。据该经理介绍,公司10月10日晚上19~20时曾在事发餐厅的室内进行喷雾杀虫处理,所采用的杀虫药为“除敌”(含溴氰菊酯2.5%),药物用水稀释后直接在室内喷洒。同时,由于10月11日上午正好下暴雨,学生培训、清洁时餐厅的门窗是关闭的。此外,据学院的林主任反映,实习学生在使用清水对餐厅餐桌等进行清洁时,没有做任何个人防护措施。
3 临床治疗经过
10月11日下午,接诊医生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补液和对症治疗,静脉点滴维生素C注射液和地塞米松1次。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稳定。至10月12日O时15分,据医院报告所有患者均已自行离院。
4 事件原因
4.1原因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