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_杜甫诗三首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VIP

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_杜甫诗三首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_杜甫诗三首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秋天会让你想到什么? , * * * 唐朝有位诗人,因秋感兴,写下了八首诗,他就是: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 主要作品:《北征》《剑门》《望岳》《登高》“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望岳 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宗山秀,阴阳割昏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秋兴八首》 背景:永泰元年(765),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举家迁往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流年,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 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 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 *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 首联,颔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颈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尾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 重点赏析: 问: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 小结 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形是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是其中第三首。??? 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怨愤 * 1.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 王昭君 2.?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怨恨 3.?昭君怨恨什么? 诗眼:“怨恨”:?“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