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
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
摘 要: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沿海和内地要素比价的深刻变动为四川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资源性契机,四川等西部地区工业用地的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能源和资源的低价格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强劲支持。
关键词:要素比价变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资源性契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量的农民工回流返乡,不仅对农村的基层治理、土地流转、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也给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回流返乡的农民工,充分发挥他们在城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理论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资源张力的含义及其作用
“张力”一词原为物理学中的一个用语,指“受到拉力的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1]。后来,这一词汇被引入经济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如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导言中所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让市场脱嵌就好比拉伸一条巨大的橡皮筋,让市场得到更大程度自治的努力同时也增加了张力的程度。随着进一步的拉伸,或者橡皮筋绷断——意味着社会解体——或者经济回复到更嵌入的状态”[2]。可见,这里的“张力”是指实行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政策之后的社会紧张程度。在本文,我们引入“资源张力”一词,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指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优先发展的沿海地区对四川等西部地区造成的“资源虹吸力”;第二层意思是指21世纪初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后发的四川等西部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要素价格相对较低,而对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的“洼地吸引力”。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契机的呈现
根据在四川省金堂县的调研,该县农民工创业就业的过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四川金堂县也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这一现实,金堂县竹篙镇1985年就开始组织外出务工。该镇采取政府组织外出务工为主,自发外出务工为辅的方式,共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人次,其中政府组织输出占60%以上。外出务工农民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挣回了资金,实现了脱贫致富和资本的初步积累,金堂也由此成为了全国“打工输出第一县”[3]。第二个阶段为引导返乡、创业兴县。2008年以来,金堂县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返乡创业”要求,坚持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事来抓,为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截至2010年底,金堂县返乡创业人员达7591人,创办各类实体639家,产值达5.3亿元,带动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4万余人,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3]。从金堂县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省的要素禀赋结构处于劣势地位,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造成金堂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农民生存条件极其低下。与此同时,在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路的指导下,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吸收了大量的技术和资本,引进了大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企业。这就为深处内陆腹地的四川省农民工外出就业提供了机会。穷则变,变则通,金堂县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出现了外出打工的苗头,四川省农民工也因此找到了把劳动力资源变成资产,实现自身劳动力价值的出路。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禀赋优势
到了第二个阶段,即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这个词汇频频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并在四川省金堂县付诸了实施。那这就说明,此时沿海——四川要素禀赋结构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要不然它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由此带动农民工的返乡回流呢?那么,本文中所说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这种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具体过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的三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在本文中,我们将四川省要素禀赋结构的战略性转变界定为“工业用地的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能源和资源的低价格”。
表1为2006年底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从中可以看出,在十五个等级的地块中,作为东南沿海代表的广东省集中分布在前八个等级中,占整个省份124个区市县的46.77%,而四川省属于前八个等级的地块只有5个,占182个区市县的2.75%。在后七级地块中,广东省有66个区市县,占比53.23%,而四川省却有177个区市县,占比97.25%。我们所典型调查的金堂县就位于37个十三等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CQJTG∕T E02-2021)(渝交科〔2021〕17)号.pdf
- DB32T 4865-2024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范.docx VIP
- 后盖径向孔钻模钻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不含图纸.doc
- 矿区钻探工程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docx
- 0051艺术鉴赏与评论.ppt VIP
- 五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青岛版(共25张)2.pptx
-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docx VIP
- 2025年厨师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试卷:西式糕点制作高级案例分析试题.docx VIP
- 河南大学《钢结构》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课件-第五课 我来听你说|辽大版 .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