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析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
                    透析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4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在血透室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化学制剂损伤及锐器刺伤、噪声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现将危险因素总结如下: 
   
  1 透析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1.1 针刺伤:建立动静脉血管通路、输液、配药是透析室护士的基本操作,在进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难免被针头、安瓿等锐器刺伤出血 。针刺伤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医院感染80%与针刺伤有关[1],可造成多种损伤。(1)身体危害: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如皮肤、黏膜的传染,约占80%,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有HBV、HCV、HIV,还有梅毒、疟疾等。(2)心理危害:针刺伤后承受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压力。(3)社会危害:血源性传播疾病存在着从患者到工作人员,从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以及工作人员到其他与之相关人员的传播。 
  1.2 血液、体液的污染:血透室护士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透析前穿刺、透析中操作、患者穿刺处渗血的处理都可能造成操作护士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乙肝病毒。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一般临床医务人员HBV、HCV、HGV等肝炎总感染率为33.3%,比普通人群(12.3%)明显高,而血透室感染率为40%。我国某医院调查证实,有一组血透医务人员,HBcAg血清阳性率高达53.5%。这对透析室护士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威胁[2]。 
  1.3 环境损伤因素:化学消毒灭菌剂:血透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碘伏、2%戊二醛、30%双氧水、10%的次氯酸钠、10%过氧乙酸等挥发性消毒剂。用于空气、血透机、透析器、血透管路、物品、台面、地面的消毒,消毒效果可靠,但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消化、呼吸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工作者要定时开空调,通风、除尘、净化空气,配制化学消毒剂浓度要准确,过低??不到消毒效果,过高易对人体有害且造成浪费和透析器易破膜。 
  1.4 社会心理因素:透析患者大多数以依赖透析延续生命,透析室护理工作面对的是患者痛苦的呻吟,意外伤害,死亡威胁等身体损害。患者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社会压力,经济压力,以及由此导致患者暴躁、抑郁的心理压力。并且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多,更加重护士心理、生理上的损害。 
   
  2 防护措施 
   
  2.1 针刺伤的预防:给患者进行有创治疗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动作敏捷、娴熟,手法得当,技巧性强。在各项操作中要谨慎,以防针头刺伤皮肤。 
  护理人员应做到:(1)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2)禁止用手去弄弯针头;(3)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头帽;(4)禁止直接传递锐器;(5)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物;(6)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物立即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7)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要求医生透析前常规做好患者血液HBV、HCV、HIV检查,急症按阳性处理。有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达标率72.8%[3]。透析室护士要重视把保护患者及“无伤害”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确保自身的健康。 
  2.2 针刺伤的应急处理:受伤应用力挤压伤口使其流血,立即将伤口用清水冲洗,用碘酊消毒,若患者HBV阳性则应在受伤24小时内注射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如果患者HIV阳性设法在暴露后24小时内尽快服药预防,发生暴露后做好详细记录并上报,尽快采暴露者血液做HIV抗体检测,如为阴性,则分别于暴露后6周、8周、3个月、6个月定期查HIV抗体[4]。 
  2.3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透析室护士每天和血液及患者体液间接接触,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一旦传染相关疾病将给自身及家庭带来不幸,到目前为止,血液性传染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每1例透析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性的物品对待,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尽量避免意外损伤。闭路或单冲透析器和血透管路时,应按程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管道逆行污染。勿使消毒液溅到身上、眼内及地面上。加强透析器及体外循环管道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消毒必须在12小时以上方可使用。透析器及管道做到固定患者使用,固定摆放位置。避免交叉感染。(3)做好个人防护,透析操作时更换专用工作服、隔离鞋、口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三级查房制度整改措施方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461-2019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docx VIP
- (翼人2024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6 看不见的力 课件(新教材).pptx
- 《虚拟电厂建设及运营技术规范》.pdf VIP
- Tosmana中文使用手册.docx VIP
- 中外味觉词汇比较研究.docx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广东省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十五章轴对称 单元达标练习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全国两会看点解读PPT课件.ppt VIP
-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英语试卷.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