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阻生恒牙53例综合诊治
阻生恒牙53例综合诊治
阻生恒牙在正畸临床上较多见[1],在人群中上颌尖牙阻生的发生率大约1%~2%,上颌前牙阻生的发生率大约0.06%~0.20%。阻生恒牙的病因包括牙瘤,额外牙,空间丧失,萌出路径障碍,创伤,根尖囊肿等各种局部因素[2]。前牙区的阻生恒牙可引起牙列和面部明显缺陷,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研究对53例患有阻生恒牙患者的各类错牙合畸形采用正畸、外科手术与口腔修复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1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正畸门诊就诊的伴有阻生恒牙的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共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0~20岁 ,平均15岁,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42例(前牙反牙合27例、其它15例),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例,安氏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4例。
1.2 诊断标准:牙齿萌出期已过,仍在颌骨组织内,X线摄片显示阻生恒牙的牙根已发育完成[3]。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牙牙合模型、口腔全景片、必要时配合CT检查很易确诊。
1.3 治疗方法:53例伴有阻生恒牙的患者采用开放式外科暴露法和闭合外科导萌法:①对唇向阻生的前牙实施改良的根尖复位瓣手术,即在阻生恒牙的唇侧牙龈,梯形切开龈粘膜,剥离覆盖在阻生恒牙表面粘膜瓣,去骨暴露牙面,以备粘结附着体或牵引钩,压迫止血。将粘膜瓣向内及根向翻转并行褥式缝合;②牙槽中部、腭侧、深的骨内阻生恒牙需使用闭合导萌技术。粘结附着体或牵引钩均在手术后立即完成,其操作成功的关键是止血、隔湿;导萌使用进口弹力线、链状橡皮圈,用力约50~60g持续牵引,牵引方向为相应的缺牙间隙,有时需采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牵引方向与角度。2~3周复诊,3例直接修复,7例通过固定正畸技术开拓间隙后再修复。
1.4 患者阻生恒牙位分布见表1。
1.5阻生原因:乳牙滞留5例、多生牙7例、乳磨牙龋坏3例、牙胚异位4例、乳牙期面部外伤13例,不详13例。
2结果
3例第一磨牙阻生明显弯曲根且有足够间隙的直接修复、7例上、下颌前牙阻生,牙根弯曲小于90°拔除后通过正畸开拓间隙后再修复,43例患者的阻生恒牙均经过外科手术结合固定矫治技术进行导萌恢复牙列完整。
典型病例:某女,10岁,因上前???齿迟萌求治。口腔检查:上唇部欠丰满,替牙牙合,11近中腭向扭转90°。21、22、23 未萌,11、14、16、24、26、、32、36、41、42、46已出,55、74、83、85滞留。53、61、62、63、65、73、75脱落、13、15、17、23、25、27、33、35、37、43、45、47未萌。16、46;26、36呈中性牙合关系,X线片显示11近中扭转,12牙根弯曲,21、22呈水平位骨内埋伏阻生(如图1)。13、15、17、23、25、27、33、35、37、43、45、47垂直位或接近垂直位骨内埋伏,牙根发育尚未完成。诊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前牙反牙合伴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分次逐一对22、21、23采用外科手术结合正畸导萌法,总疗程24个月(治疗前如图1~4,治疗后如图5~8)。
3讨论
3.1阻生恒牙治疗的适应证:Ley Iand认为决定阻生恒牙能否成功地矫治到位的因素如下:①位置和方向:洞悉其邻牙牙根与阻生恒牙的位置关系,是否有骨粘连;位于鼻棘附近的阻生恒牙不可能移动到无骨质覆盖;②牙根形成的程度:当牙根完全形成后,即便去除阻萌因素,牙齿也不能自动萌出;③牙根弯曲的程度:若牙冠及牙根的形态正常,移入牙弓的正常位置较顺利;若牙体略弯曲,但有足够的长度,经测量能顺利通过移动轨道,进入预定间隙;而牙体过弯曲,牙根过于短小,则不适应;④排入牙列的空间:阻生区的近远中间隙应等于或略大于对侧同名牙冠近远中的宽度,如果因邻牙倾斜,可以通过扶正扩大间隙;如间隙不足,应扩大间隙达到适当的宽度;或考虑拔除第一前磨牙后在治疗;⑤长轴移动方向:Cam initi等认为较高的成功率部分归因于早期的诊断以及患者的年龄;20岁以前治疗,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功率[2]。
3.2阻生恒牙的定位:口腔全景片足以发现绝大多数阻生恒牙的存在,但并不能清楚显示牙轴方向、牙的形态既不能直观显示阻生恒牙在颌骨中的具体位置,离开唇腭侧骨皮质的距离。螺旋CT是确诊阻生恒牙的可靠方法。其意义在于可显示:①埋伏阻生牙的位置:是软组织阻生还是颌骨内阻生;②骨内阻生恒牙的数目、大小,形态;③阻生恒牙的方向:在牙列的唇颊侧或舌腭侧;④阻生恒牙在颌骨中位置的高低;⑤阻生恒牙与相邻牙胚和牙根的距离或嵌入关系等[2]。
3.3本组病例43例实施了改良的根尖复位瓣手术和闭合外科导萌法,二者均能恢复被导萌牙唇侧龈缘的美观;前者在附件脱落时便于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