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代太医署的管理模式PPT.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历代太医署的管理模式PPT

logo古代历代太医署的管理模式最早的太医署我国早在西晋时期就设有医政管理兼医疗的机构——医署。北魏因袭西晋医署不改,而刘宋稍易其名为太医署, 因此,太医署之名从南北朝刘宋始有。南北朝(南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1.刘宋时期的太医制度 刘宋时期,太医署隶属侍中。 其属官有:(1)太医令(2)殿中太医司马(3)太医 (太医可参与帝王机密之事,乃皇帝近臣)(4)御医:为皇室治病时称御医,平时称太医(5)行病帅(6)典医丞2.南齐时期的太医制度(南齐袭刘宋制) 太医令、丞各一人,是起部和领军共同的属官。六品保学医设置二人,其他医官有:(1)太医(2)御师,御师应是皇帝专用的太医,可奉旨为皇室成员诊病(3)典药吏,此官负责管理药物,品阶较低,故称吏而非官。 南北朝(南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3.梁代时期的太医制度 太医令隶属门下省,有功者可加侍中等号。 中药藏丞负责管理药物,太医丞是太子的医官。4.陈代时期的太医制度 从梁起,太医也管理药物,陈袭梁制。(1)典药吏(2)奚官令:掌宫人疾病、医药等事,还包括处罚宫人等,可见其并非专职医官。南北朝(北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仿汉魏旧制1.北魏时期的太医制度太医令隶属太常,掌医药事。(1)仙人博士官。此官负责制作药物(2)侍御师。只有接受皇帝敕令时,侍御师才会为重臣出诊,平时基本服侍皇帝。(3)司药丞。司药丞由皇帝的宠臣担任,经常侍奉帝王,其品阶不高,但深得皇帝信任。 2.北齐时期的太医制度北齐增加了医官人数,太医令增至二人;太医署分设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各二人。北齐时期,医药分工更加细致,且产生了系统的医学教育体系。 唐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承隋制唐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承隋制唐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承隋制此时期,太医署不仅是一个医学教育机构,而且也是医疗、研究和行政机构。这种把医、教、研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都是很有益的。此外,在医师的选拔和使用,唐朝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完全靠学校培养,而是采用生徒、贡举、制举三法并用,这些方法亦有利于多种渠道培养人才,对以后中国的医学教育,乃至日本,朝鲜古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均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宋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革新医疗机构、医学教育、医药文献、医政律令均有革新,特别是在预防流行性疾病和禁巫方面尤为突出。增设翰林医官院局,将其功能逐渐固定在主管医药行政方面,实现了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的分离。翰林医官院(局)是宋代医药系统的核心,是主掌医药政令、负责医务工作的中央医药管理机关。主要以皇帝、后宫、宗室医疗用药为主,以承诏为内廷、大臣、诸军及百姓诊治为辅。此外,翰林医官院(局)还负责组织医务人员的选拔、任用、派遣、调转等;组织和监督修订本草、校正编纂及印发医书等任务。宋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革新设立尚药局和御药院来直接管理皇帝的健康药品,这是我国药政史上的进步。第一,尚药局。宋朝承袭前制在殿中省设尚食、尚药、尚酝、尚衣、尚舍、尚荤六局,负责皇帝的衣食住行和健康工作,尚药局专门负责宫廷的御药、和剂、诊疗疾病。第二,御药院。御药院是皇帝的御用药房,设立于太宗至道三年,隶属内侍省,负责检验由翰林医官院派遣的御医给皇帝所幵的秘方,配置和炮制药品供奉帝和宫中之用,盘点药院库存,根据需求组织药品采购。宋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革新北宋时设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官药局惠民和剂局。惠民局内设有监官、文武各一员,负责差遣使臣和选拔人员,和剂局负责差京朝官或大使臣。此外,每个药局还设有专知官一人,手分、书手各一人,熟药库子三人。管理机制:一方面,政府施散医药,捐药以济;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药局设立了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宋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革新校正医书局是我国医政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卫生书籍出版机构,它汇聚了优秀的人才和充足的物力,对前代的医药书籍进行了校正并刊刻发行,这对来代乃至中国古代医书的保存以及医药知识的传播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堪称是宋代医政中最成功的一条政策措施。宋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革新校正医书局宋朝时期太医署的管理模式---革新宋代开国之初,承唐制,设立了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至于太医署的废止时间,目前也没有具体文献记载和定论。尽管太医局并不一定是直接继承太医署的,但太医局成立,太医署的最后一部分职能就被其替代,另一部分职能已先由翰林医官院所取代,故太医署的使命便结束了。《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十二》记载:太宗淳化三年(公元年),“以民多疾疫,令太医局选良医十人”,这是有关太医局出现的最早记录。其后又历经数年,太医局才正式作为独立的医学教育机构存在,成为医生教习之所,医学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参考文献:1.崔赢午.魏晋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