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 第1.2.3.4.5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心理学 第1.2.3.4.5章PPT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第二节 感知觉规律及其应用 第三节 青少年感知觉及观察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知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是产生一切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没有感知觉,一切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感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剥夺”实验 种类:(见p82一览表) (二)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种类: ⑴据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特性,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 ⑵据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⑶据所反映的客体,把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叫错觉 思考题: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第二节 感知觉规律及其应用 一、感觉的规律 (即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 1、定义: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过强或过弱的刺激都不能引起人的感觉,如高于20000赫兹或低与16赫兹的声波都不能使人产生听觉。从最小到最大的感觉量确定了感受性的范围。 2、如何度量?----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强度及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 (二)感受性的规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1、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最小刺激的能力)E和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R的关系: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公式:E=I/R (I为标准刺激量的强度)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过弱的刺激如落在皮肤上的尘埃,我们是觉察不到的。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觉察到。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阈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强度值,而是—个统计学上的概念。 思考: 1、吃同样的辣椒,对于觉得 “很辣” 和“不怎么辣”的人,谁的绝对感受性高? 觉得“很辣”的人绝对感觉阈限低,绝对感受性高,而觉得“不怎么辣”的人则绝对感觉阈限高,绝对感受性低。 2、近视者与正常视力者相比,谁的绝对感觉阈限高? 近视者的绝对感觉阈限高,绝对感受性低。 在测量感觉阈限时,随着刺激量逐渐增加,被试对刺激从觉察不到,到有时能觉察到有时不能觉察到,再到完全能觉察到。随着刺激量的增加。被试报告觉察到刺激的次数百分数随之增加。这条曲线称为心理物理函数,它表明心理量(感觉经验)与物理量(刺激的物理强度)之间的关系。 按照惯例,心理学家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刺激值定为绝对阈限。因此,在我们有感觉和没有感觉之间显然是不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值起作用的。阈限是一个逐渐过渡的强度范围。 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人的感觉阈限是很低的。例如,在空气完全透明的条件下,人能看见一公里远的千分之一的烛光。如果用这个能量把一克水加热l℃,要花6千万年的时间。人能嗅到一公升空气中所散播的一亿分之一毫克的人造麝香。当然,不同个体的绝对阈限有相当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体也会因机体状况和动机水平而发生变化。 低于绝对感觉阈限的刺激,虽然我们觉察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例如,低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刺激能引起脑电波的变化和瞳孔的扩大。因此,有意识的感觉阈限与生理卜的刺激阈限并不完全等同。一般说来,生理的刺激阈限低于意识到的感觉阈限。因为一个人说出“我感觉到它”之前,早有一定的生理过程发生了。 2、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够觉察出刺激物最小变化量的能力)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的关系: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在刺激物能引起感觉的基础上,如果变化刺激量,并不是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的。 例如,在原有200支烛光上再加上1支烛光,我们是觉察不出光的强度有所改变的;一定要增加2支烛光或更多,才能觉察出前后两种光在强度上的差别。为了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 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思考: 品酒师、美食家与一般人相比,谁的味觉的差别感受性高? 品酒师和美食家味觉的差别感觉阈限小,差别感受性高,而一般人就相反。 ※韦伯定律公式:K=ΔI/I I为标准刺激量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K为一个常数 适用范围:刺激的中等强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刺激过强或过弱,比值都会发生改变。 波林(1942)用实验证明,当原重量在100g至400g范围时,韦伯分数为0.02,当低于100g或超过500g时,韦伯分数就不再是0.02了。 世界挺举冠军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