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概论7PPT
                    文学理论
引言
文学是一门艺术。或者说,文学的核心意义在于的感性特质——美感。美文学向来被很多人奉为最能体现文学这一特质的文学形式。而审美在很多美学家那里都被看成是一种无功利或无利害的感性活动。但是,我们这里需要追问的是,文学作品的“美”是否就是无利害非功利的呢?文学中有没有价值功利性呢?如果有,文学中的这些价值功利性的成分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第六章 文学中的价值功利性
一 价值功利性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和宗教等形式中。
      “意识形态”最初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意思是用以描述观念的科学。这个概念也曾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使用。在这里,意识形态是被社会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所决定的某种观念系统,它通常会对其它社会集团的利益造成某种损害。
    
意识形态的内涵:
(1)它是某种观念、理想、价值和信仰的体现。
(2)它是某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性别和种族集团所提倡的某种观念。
(3)它是权力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力量的价值观。
知识与价值
思考:是否存在着独立于意识形态的价值中立的知识?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1)这座教堂建于1612年。
(2)这座教堂是巴罗克建筑辉煌的典范。
All of our descrptive statements move within an ofen invisible network of value-categories, and indeed without such categories we would have nothing to say to each other at all. It is not just as though particular interests and judgments, although this is certainly possible; it is also that without particular interests we would have no knowlegde at all, because we would not see the point of bothering to get to know anything. Interests are constitutive of our knowledge, not merely predudices which imperil it. The claim that knowlegde should be ‘value-free’ is itself a value-judgement.——eagleton
知识与权力
米歇尔·福柯(1926-1984) ,20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早年研读过哲学、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等,后来又接触了马克思的理论。当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海德格尔和尼采,他自称是尼采的信徒。福柯于1962年以《精神病与精神失常:古典时代的疯狂史》获得博士学位,1970年为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他的著述非常多,主要有《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惩罚与监禁》、《性经验史》等。总体来说,他所研究的领域都是过去学术界认为是下脚料的“边缘”地带,而他的学术的卓绝之处也正在于他能够把“边缘”变成“中心”。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福柯所关注的不是某一话语陈述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是否真实,而是这一陈述被说出和被组织的条件。按福柯的说法,他的分析不是去问那些被认说出的话里深藏着什么意义,相反,它要知道的是这些话语的存在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被组织起来、它们在某时某地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 
       打个比喻来说,假如思想史关注的是服装本身的制作和样式及其观念的话,那么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所要研究的却不是服装本身,而是要从被摈弃的边角料中来揭示服装是怎样被裁剪成的,也就是说,只有从边角料与裁制成型的服装之间的“空间”中,才能真正确知服装时怎样被裁制的。研究思想的成形也是如此。
Truth is the product of power relations .
有些东西一开始无所谓“真”与“假”,只不过后来与权力纠结在一起之后便被规定为“真”和“假”了。所以,很多人们认识是真的知识其实并不生来就是天经地义的真理。
      “一切规则(知识),其自身是空洞、野蛮、无目的的;它们制定出来服务于一定对象,屈从于某些人的意愿。历史的伟大游戏,属于占有法则的人,属于占住使用法则的位置的人。”
                                         ——福柯
文学也是意识形态吗?文学也和权力相关吗?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