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辛涅斯克解答 地表沉降 E0、m 为土体变形模量与泊松比 z P w(x,y,0) 理论 实际 叠加原理 由几个外力共同作用时所引起的某一参数(内力、应力或位移),等于每个外力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该参数值的代数和。对于线弹性体,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Pa z Pb a b 两个集中力作用下σz的叠加 4.5 竖向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土中应力计算 将分布荷载分割为许多集中力,再运用叠加原理(积分)计算最终的土中应力。 计算原理 一、空间问题 1.圆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 竖向应力: ac —应力系数,是(r/R)及(z/R)的函数 查表4-6,4-7 2.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 (1) 矩形面积中点0下土中竖向应力计算 应力系数a0是n=L/B和m=z/B的函数: 矩形面积均布荷载 p M 查表4-8 (2)矩形面积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 矩形竖直向均布荷载角点下的应力分布系数aa 查表4-9 p M m=L/B, n=z/B 角点法计算地基附加应力Ⅰ (3) 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任意点竖向应力计算—角点法 点在矩形区域内: 点在矩形区域外: B A C D a b A B C D c d 叠加原理 矩形面积竖直三角分布荷载角点下的应力分布系数 查表4-11 3.矩形面积三角形荷载作用时 pt M o 二、平面问题 基础底面长宽比L / B→∞ 条形基础 基础底面长宽比L / B≥10 理想情况 实际情况 pdy布辛涅斯克解-弗拉曼解 M x y z ? ? p p x z M x z b/2 b/2 均布荷载情况 p x z x z b 三角形荷载情况 au , as条形基底竖向附加应力系数, 均为m ,n的函数,其中n’=x/b,m=z/b,可查表4-14、4-15 M b 4.6 应力计算中的其他一些问题? (1)上层松软,下层坚硬的成层地基 1. 非均匀性—成层地基 中轴线附近σz比均质时明显增大的现象—应力集中; 随H/B增大,应力集中现象逐渐减弱。 (2)上层坚硬,下层软弱的成层地基 中轴线附近σz比均质时明显减小的现象—应力扩散; 随H/B的增大,应力扩散现象越发显著。 H 均匀 成层 E1 E2 E2E1 均匀地基 H 均匀 成层 E1 E2 E2E1 双层地基竖向应力分布的比较 2:E2E1 E1 3:E2E1 1:E2=E1 E2 p0 z 1 2 3 2. 均布条形荷载和均布方形荷载下的附加应力 均布条形荷载(?z) 均布方形荷载(?z) (1)非线性和弹塑性 应力水平较高时影响较大 3. 影响土中附加应力分布的其他因素 (2)土的变形模量随深度增大的地基 土体在自然沉积过程中的受力条件使土的变形模量E0随深度逐渐增大(非均质地基),在砂土地基中尤其显著。 (3) 各向异性地基 当Ex/Ez1 时,应力集中; 当Ex/Ez1 时,应力扩散. 4.7 有效应力原理 孔隙水压力u 有效应力σ′ -----土体中由孔隙水传递的压力。 它不会引起土体的变形,是中性 压力。 -----土体中通过固体颗粒间的接触面传递的应力。 它将引起土体的变形,故称为有效应力。 外荷载 ? 总应力 ? 土体是三相介质 外荷载由三相共同承担 总应力σ 孔隙水压力u 有效应力σ′ NS-所研究平面内所有粒间接触面上接触力的法向分力之和; A-该平面的总面积(粒间接触面与孔隙面积之和)。 a-为研究平面内粒间接触面积所占的比值。 注:研究土体的变形和强度,必须计算s ′,但按其定义式计算或实测都是困难的;而孔隙水压力容易计算或测量。为此将寻求u与s的关系,以间接方法推求s′。 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 试验研究(Bishop等,1950)表明仅为百分之几,实用上可以忽略 a a Psv 接触 Ps 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 总应力 有效应力 = 孔隙水压力 + 有效应力原理 1925年,《土力学》 Karl Von Terzaghi (1883~1963) 土力学之父 1943年,《理论土力学》 自重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 hw A A h1 h2 取饱和土体中A-A水平面,作用在此平面上的总自重σ为该平面以上水及土粒总重。 自重应力是有效应力 A-A平面上孔隙水压力 A-A平面上总应力 A-A平面上有效应力 即 对不透水层,孔隙中结合水不传递静水压力,即u=0,则 附加应力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 A A p0 σZ Δhw A-A处土中总附加应力 A-A处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 A-A有效附加应力 附加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5.10客服服务培训课件.ppt
-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东莞高级中学高三级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卷.doc
-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达标测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 2018年0420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docx
- 2018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中考物理二模考试试卷.docx
- 2017-2018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课件)(31张).ppt
-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第十一章功及机械能单元测试卷.doc
-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第39课时一次函数应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8年北大附中高三(下)理综.pdf
- 2018年北大附中高三理综统练(四).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