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教学模式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教学模式设计

* 第六讲 教学模式的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学院 杨开城 一、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而不具有规定性和刻板性。教学策略包含五方面的策略要素: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内容的传递顺序和教学媒体。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结构化和组织化了的教学策略(要素)。 教学方法这里被理解为微观层次上的教学策略要素。 由于教学模式是教学策略要素的组织化了的形式,因此,它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整体教学方案中活动流程、师生角色等方面的宏观描述。而教学方案中的具体活动内容由学习任务来描述。 注意:从实践层面上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分界线是模糊的。 二、教学模式的构成 只有了解了教学模式的构成,才能有效的设计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描述: 1、教学目标 2、教学活动程序 3、教学方法 4、学习环境 5、师生角色关系 6、教学组织形式 7、适用的教学资源约束条件 这些方面的描述将是有交叉的,因为他们都是由教学策略要素组合而成。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本步骤: 1、明确目标 2、确定教学活动程序和学习内容的传递顺序,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程序都能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 3、确定完成教学活动程序中各个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4、组建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学习空间、媒体资源、学习工具 有效学习环境的特征 5、确定学生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分配和交互方式 6、确定各个教学活动所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7、认清约束条件 设计依据: 目标、学习者状态(特别是学习行为能力)、资源条件 教学活动程序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要科学地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所以,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外部的教学事件,优化教学活动的程序,是教学决策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教学程序 1、传递-接受程序 这是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普遍采用、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程序,主要适用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它的基本过程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 2、引导-发现程序 这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程序,也比较适用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它主要是根据杜威、布鲁纳等人先后倡导的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的过程而提出的。 3、示范-模仿程序 这种教学程序历经久远,也是教学中最基本的程序之一,特别适用于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它的基本过程是: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4、情境-陶冶程序 这种教学程序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G。Lozanov)首创的暗示教学,它主要适用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基本过程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二、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程序 1、概念获得 2、先行组织者3、掌握学习4、指导学习 三、常见的教学活动(教学事件) 激发动机、阐明教学目标、呈现学习内容、演示操作过程、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行为(计划、笔记、复习、练习、讨论、探究)、监督学生学习、提供反馈和指导、测验与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等等。 教学方法 一、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方法 ARCS动机模型、利用兴趣点、动感和色彩鲜明材料、利用变化、利用认知冲突、 二、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三、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方法 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 四、与获得情感态度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方法 直接强化、间接强化 教学组织形式 1、集体授课:并不意味着满堂灌 2、个别化学习:并不意味着自学 3、小组相互作用:并不意味着没有教师的监督和管理 协作学习是小组相互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常见的协作学习策略有: 协作阅读策略 、消除不安策略、四角策略、多次选举策略、三步采访策略 园桌会议策略、焦点列表策略、结构化问题解决策略、发送问题策略 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伙伴互问策略、互检互查策略 学习内容的传递顺序 之所以将它作为教学策略的要素,是因为它有两种选择: 1、直线式 2、螺旋式 这两种选择要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而定。 并且这两种传递顺序不是互斥的。 概念获得 这是以布鲁纳等人的研究为导向,一种教授与学习比较复杂的概念的程序。根据创设条件和教学目标的差异,又分有接受程序和选择程序两种变式。它的基本过程是:呈示资料和确认属性,验证获得的概念,分析思维策略。 先行组织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