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单元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拘)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砚星,登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到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例: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 强的承载功能。从时间和空间上说,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数 千年的文化,其来说之悠久、空间之辽阔,是任何其它文 字都无法比拟的;从种族上说,它不仅可以承载汉民族的 文化,也不仅可以承载中国境内的兄弟民族的文化,还可 以承载邻近国家的文化。 回答: (1)汉字起源于何时? (2)汉字是怎样演变的? 例:《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 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 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又载:顾长康画裴 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 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 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著名画家是谁? 代表作品是什么? (2)他生活在什么时代?他的绘画理论主要是什么? 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形成的社会背景: 1)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 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 2)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 的不满。 例:有的学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试以隋唐和宋元文化的发展为例加以说明。 3. 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加上宋元社会相对安定,对外交往活跃。因而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利用,这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天文学方面。元朝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的繁华。两宋之交的社会变乱,在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中、都打上下深深的烙印。 例: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1)表现: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转》《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剧繁盛,京剧形成。 特征:这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 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2)表现: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巨大的进展和创新。 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3)社会原因: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趋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原始歌舞 元杂剧 问题二:你能分时期列举有重大贡献的 艺术 家,并写出他们的作品吗? 元: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元曲四大家)、 王实甫《西厢记》、等 明:梁鱼辰《浣纱记》、汤显祖《牡丹亭》 清: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问题三:为什么元代杂剧会兴盛?为什 么元代后期又会衰落?如何评价它? 兴盛:1)城市经济繁荣发达 2)市民阶层壮大 3)元朝注意保护艺人 4)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知识分子没有其 他出路 5)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衰落:1)元代后期,科举考试恢复 2)元杂剧的模式过于呆板 评价:1)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 2)把中国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空气滤清器阻力测量方法研究硕士.doc
- 窦心浩_浅议日本国立大学法人中期评估.doc
- 突破闭塞世界.pdf
- 立体蛇房建设与养蛇技术.doc
- 立方氮化硼制备.ppt
- 立足行业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oc
-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认证产品单元、名称、型号规格九.doc
- 竞争时代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管理.doc
- 端木化学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环境保护”总复习讲义.doc
- 竹材料在酒店一次性用品应用探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