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相关问题研究
引 言
一、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产业结构加快了调整的步伐。以资本流动(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为内在机制的国际产业转移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机遇,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继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后,从90年代末开始,由于新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纷纷将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由此兴起。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竞争力。产业转移不仅发生在国与国之间,也发生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之间,原因是一国内部的各个区域不会处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尤其在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之间,这种梯度更为明显。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蕴含了区域间发生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
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江苏区域范围内,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苏南苏北间呈现出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一方面苏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一些曾经为苏南经济腾飞立下汗马功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匮乏等诸多压力,已经处于饱和,迫切需要搬迁厂址,恢复其原先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苏北地区尽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其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等因素都为苏北承接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保证,苏北地区当地政府急切希望追赶苏南,从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苏北后发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在客观上产生了诸多积极的意义,这一举措可以极大地增加苏北地区的就业机会、扩大产品产出量、提高市场份额与利润总额、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
然而目前,对于江苏省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如何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吸引苏南产业的落户,大多偏重在提高本地GDP和解决发展和就业等问题的角度来考虑产业转移,对苏北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约因素以及苏南苏北如何在“大区域”经济角度协力合作,统一规划,促进整个区域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方面涉足较少。
从制约因素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苏北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苏北地区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优质产业;从“大区域”经济角度研究产业转移,找出江苏省区域间产业转移适用的政策规律,这不仅从政策层面上为南北合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从可操作层面上为政府或行业制定产业组织政策提供建议。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对这一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述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它的理解基本统一。国外对该理论的探讨大致可以归纳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雷索德·弗农,1966);雁行形态理论(赤松要,1960);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阿瑟·刘易斯,1984);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1978)等,这些产业转移理论侧重于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许多学者也对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比如:重合产业论(卢根鑫,1997);梯形产业转移论(石东平、夏华龙,1998)等等。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朝着进程加速化、规模扩大化、方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王江河(003), 需要创新,徐毅(2002), 以服务业作为有力支撑, 高度重视跨国公司的作用,邓利方(2003), 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实现优秀人才的本土化,徐向红(2004)等考察了美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动因的孕育、形成后,认为发展滞后地区在承接外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时具有产业基础优势、廉价成本优势、市场空间优势、长期商贸合作的优势、体制环境优势。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2008)在分析1998 - 2007年10年来外商对中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后,认为我国目前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并结合近5年中国对东亚区域内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结合度以及它们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 表明亚洲“四小龙”、日本、美国是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戴宏伟(2003)等认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通过城市(镇) 来完成,且内陆与沿海城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伴随着产业转移的新态势,在研究范围上,当前的研究从全球视角,以产业链为纽带,分析各个工序在全球的布局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问题,不仅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而且也在研究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色谱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pdf
- 色谱柱和色谱系统故障检修(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 成本管理 品质管理).ppt
-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简约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doc
- 良好心态,成功一半.ppt
- 艾瑞研究转折年代——中国互联网20112013.ppt
- 节选张顺燕主编心灵之花.doc
- 节能页岩烧结墙材制品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展望.doc
- 芯片级无铅CSP器件底部填充材料.doc
- 芦荟植物中大黄素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doc
- 花岗岩浆料在砖块与地面瓷砖配方中 循环利用.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