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新模式的思考课件.ppt

基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新模式的思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新模式的思考课件

伏邪在冠心病的临床病理中的特征 针对伏邪这一病理现象任继学教授提出“杂病伏邪”的假说 认为在后天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动态的发病规律,伏邪,以损耗正气,影响气血运行为特征性改变,并引发伏痰、伏瘀等后天伏邪的逐渐产生。 气虚气滞、痰瘀阻络是其基本病理变化 在冠心病的不同阶段,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伏邪,临床上客观证实了这个论断。 中医治疗冠心病新模式的提出 中医《内经》早有“治未病”的思想, 由此联想到目前之动脉硬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早期虽患者毫无症状,但致病之邪已经潜伏于内,俟机而动,这种状态,与“未病”有着相似的一面。 虽然二千多年前医疗水平达不到发现体内动脉硬化、查出隐匿性病灶的水平,但“治未病”确实又给我们提供了治疗思路。 正是由于临床上诸多“未病”状态的存在,导致了疾病性质的转化。 气虚气滞、痰瘀阻络是其基本病理变化,在冠心病的不同阶段,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伏邪”, 抓住这一共性,针对不同个性的辨证治疗,将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如何应用新模式诊治冠心病 辨证要点 方证对应 坚持用药 应用新诊治模式的辨证要点 把握证候要素 辨体质和辨证的结合 急性和慢性期(缓解期)的结合 实验检查指标的结合 相关疾病病史的结合 处方思路 在临床上针对分别采用调和气血、化痰通络的治则,皆可针对伏邪(伏痰、伏瘀)病因治疗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整体治疗思想。 抓住气虚气滞、痰瘀阻络的病机关键 围绕证候要素辨证 方证对应 以往的临床研究初步证实,针对伏邪病因学的治疗,并结合系统干预方法,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针对伏邪而设的方剂1(发作期) 丹红温胆汤为基本方 黄 芪25g 红景天10g 降 香10g 川 芎15g 丹 参25g 赤 芍15g 红 花10g 瓜 蒌15g 清半夏15g 茯 苓20g 竹 茹10g 等药物。 据气血阴阳之虚损、气滞痰浊血瘀之邪实的不同而随证治之。 适应症:冠心病临床亚型气虚气滞、痰瘀阻络证 针对伏邪而设的方剂2(缓解期) 六郁汤加减方(黄芪六伏汤): 黄芪25g 川芎15g 苍术15g 香附15g 栀子10g 神曲(或山楂)10g 砂仁10g 思辨:共性结合个性进行。 适应症:气虚气滞、痰瘀阻络证(可是潜证) 依据证候要素选方用药 气虚证候要素 ——气短、乏力 气滞证候要素 ——胸闷、善太息、心烦 痰浊证候要素 ——肥胖、舌胖、苔厚、脉弦 瘀络证候要素 ——口唇紫暗、舌暗红、疼痛 方剂加减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绞痛 ——中药镇痛、促进再生性血管药物 冠心病心肌梗死 ——促进再生性血管药物 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改善心功能、心绞痛、控制心室率、侧重改善生活质量 用药周期 终生服药的理念 分别轻重缓急 汤剂、颗粒剂、膏剂、散剂等 依从性考虑 总结与展望 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伏邪(伏痰、伏瘀)的病理状态,而伏痰是始动因素,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关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病理机制,也可理解为伏痰病因,引发痰浊阻络,而导致心脉孪急,“不通则痛”。 《证治准绳·杂病》云:“心主诸阳,又主血,是以因邪而阳气郁伏过于热者痛,阳气不及惟邪胜之亦痛,血因邪泣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 在临床前期伏邪内藏,而有伏痰、伏瘀,蕴结成毒,伏于血络,而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 临床期(急性期或发作期)正不胜邪,触动而发。 缓解期(稳定期)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低水平的平衡)。 伏邪匿藏是许多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塞、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等)的共有机制和/或通路, 因此,在各期病证的治疗中,把握伏邪的病理机转,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在预防、控制、调节乃至康复目标的整体效应,从而指导临床实践,为中医治疗提供又一新的诊疗模式。 热烈祝贺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 * 此段经文首次论述内有伏藏寒湿之邪,为伏邪病因病机学说奠定基础。 基于伏邪理论认识的冠心病 中医诊治新模式 目 录 中医伏邪与冠心病的关系 从伏邪论治冠心病新模式与现代研究的相关性 从伏邪论治冠心病新模式的设想 展望 伏邪的概念 伏者,匿藏也。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