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层巴士二楼赫本鞋.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层巴士二楼赫本鞋

双层巴士二楼赫本鞋   1      盛萱青的约会是在傍晚六点,嘉禾在电话里说,“我住衡山宾馆,下了飞机就发短讯给你。没什么,就是很想,很想来看看你。”   这是一年来,他们首次对话,其间,亦未见过面。   萱青两点便离开了公司,走出写字楼的那一刻,感觉就好像甩掉了最后一个跟梢她的特务,下一步就是熟门熟路地走到那扇森严的铁门前,左右张望一下,然后对着门口的对讲机轻轻说一声:“我来了。”   此时的空气中有上海亚热带台风季的典型闷热。气象台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此季此时,傍晚五六点钟,还有什么会比一场八月的风雨更会如期而至呢?萱青脱下了挡空调凉、更遮同仁耳目的半袖短夹克,那件“Temperley London”的深V领无袖小礼服裙被揭开了帷幕,闪电蓝色,在午后商务区的十字路口,略惹眼。   行人们好像高邮咸蛋里逼出来的蛋黄油,一汪一汪的,一旦人行红灯切成绿灯,就好像有人用筷尖迅速而准确地戳了一下橙色的蛋黄球,金色的蛋黄油就会如期蔓延开来,然后油便流散了,人也是。唯独她还站在路口,不知该如何消磨剩下的四小时,这才有点后悔过早地甩了那个跟梢的“特务”。   正踌躇间,一辆通体红色的双层巴士笃悠悠地由东向西驶来,车头荧光黄的“观光巴士1路”标牌分外醒目,萱青便想起年初在报上读到过上海也开始有了环线绕行的城市观景巴士,从南外滩至上海体育馆,一个单程11公里,大约一个半小时。那么就是它了――此刻最理想不过的交通工具,用它来一路荡到西区的衡山路吧,如果时间早,便不妨一圈一圈绕下去。双层观光巴士这种最不会被本地人考虑的交通工具,此刻却给了她一点在自家后花园里旅行的历险意味。      2      萱青上车直抵二楼。敞篷的二楼车厢空空如也。这辆观光车的魔力就是一旦登车,身份就自然地转换成了一个有点好奇心的旅行者。记得有人说过,旅行者是另外一个人。   车启动了,她好像也开始了在上海两层楼的奔跑。她可从来没有以这样的角度来打量过这个城市,淮海路此刻变得上上下下地繁忙起来,从来没有有意费力仰望的城市腰线此刻终于有机会沉着地???现在她面前:重庆南路口,妇女用品商店上的培文公寓有着很宽的顶层檐口,凹凸有致的立面,笔直的装饰性线条;而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楼上的康绥公寓则骑在雁荡路和淮海中路交接的三角地上,好像穿着深红色面砖的红顶商人,正气度非凡地审度着这片黄金地段的商机,宽阔舒展开来的公寓两翼是他叉着的双手,那个落地玻璃窗围成的顶层阁楼就是他尊严的红顶。   对于一座车和人如此密集的城市来说,这一段淮海路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将老的世界重叠嵌入到玻璃、钢铁和混凝土耸立的高廊中。巴士一路小跑带起来的风把记忆的毛孔都吹开了,童年印象中每一幅闪回的画面开始清晰定格起来。   淮海路那个时候,梧桐更茂密,就好像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伸出来,在头顶上盖了一个密密实实的凉盆,那些比巴掌还大的梧桐叶交织成一幅深绿色的织锦缎地毯。真的,那个时候,就连太阳也喜欢选这条路下班呢,树冠像戳着小孔的糖瓶盖子,把黄昏时候的日光像砂糖般均匀细密地撒下去,洒在人行道上,大人的脸上,小孩子的笑闹声上。街上便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黄昏的金光,有点甜。   岂止有点甜,萱青记得那个时候一踏上淮海路的中段,就好像偷偷溜进一间巨大的自助餐厅:中西餐,南北货应有尽有呢。她决定暂时闭上眼睛,就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似的,这样一来,每到一个新的路口,每吃一个新的红灯,她鼻子里就会传来相应的食物气息,来自记忆食柜的深处。   巴士停在成都南路,她便隐约闻到了“老大昌”的西式掼奶油,拿破仑,西番尼,和漂浮着金鸡冰淇淋的咖啡的味道。那时候总是和爷爷在一道,被他宽厚而干燥的手紧紧握着,进行着食物的巡礼。   “老大昌”后,按照地理方位由东向西向,依次应该是:高桥食品店苔条油攒子和松糕等一应中式点心。然后是蓝村西餐社,陷在火车卡位里,用土豆沙拉、炸得薄均的炸猪排来开胃;近思南路还有长春食品厂,春天在门口等现炸的苔条梗;夏季等它家的手工现制赤豆刨冰;秋天等出炉的鲜肉月饼,用牙齿拨开层层的浸渍着料酒肉香的油酥皮,丰润的肉馅总是等在里面,就像一个承诺;冬天在寒风里等半小时为了给奶奶买两罐冬令进补的芝麻核桃。   那个时候哈尔滨食品厂还没有被挤到长春食品厂旁,它在陕西南路茂名南路间,柜台里的商品小卡片上写着很多奇异的名字:哈斗,牛利,泡芙,拉花,好在奇怪的名字并不妨碍它们散发出同样浓郁得奇异的奶油味;陕西路口的巴黎春天,本来有个端庄老派的名字叫“公泰”,不卖百货卖水果,天热时把哈密瓜切成一大块一大块地卖,买家付了钱后就捧着月牙状的蜜瓜当街啃,大块的皮扔在大只的箩筐里;秋天时它家则把糖炒栗子炒得油亮油亮的,直闪眼,那道锃亮的油光能折射到胃壁深处去;过了东湖路,淮海路就开始沉静下去,好像即将从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