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如何提高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力.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提高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力

如何提高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似乎出现了一个逆转――由高唱赞歌转变为恶语相向,伴随着这一逆转,国内一些媒体的报道与评论也跟着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曾几何时,因为中国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西方媒体对“中国模式”褒奖有加,不吝赞美之词。比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认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金融监管方面、资本市场运行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西方学习;华盛顿邮报认为,在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的趋势在增强……。对于这些评论,国内的一些媒体多方集纳,全面转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时隔不久,2009年11月初,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输美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双反”)案的调查初裁,决定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我国商务部当即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双反”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则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中美贸易战开始升级。一些媒体频频发出疑问:“美国挑起贸易战目的何在?”    2009年11月中旬,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国内一些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向好充满期待,认为“少数问题的分歧似乎无法撼动两国之间的合作大局”。有些媒体选择性地转载路透社、BBC、泰晤士报等英国传媒正面评价奥巴马访华的消息,而对英、美媒体上同样大量存在的嘲笑、讽刺奥巴马“向中国叩头”、“向中国求援”等内容未予理睬。    在2009年12月份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美国谈判代表调转枪口对准中国,要求中国制定更大力度的减排目标,承担更多的责任。美方的意图落空后,美国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抨击中国,欧洲国家一些媒体对中国的指责声也不绝于耳。国内媒体也针锋相对地展开论战,抨击一些发达国家的阴谋。    进入新的一年以来,中美关系似乎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先是谷歌宣称退出中国市场(在此过程中,美国媒体充斥着抨击所谓中国黑客的内容);继而美国国会批准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对此,我国媒体起而反击,抗议声一浪高过一浪,“两国关系跌入低谷”更成为媒体上持续讨论的??题。    通过回顾不难发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一些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与评论,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涉华议程的牵引下左右摇摆,起伏不定。以此引导国内受众,难免出现非理性的认知与判断。    今天的中国正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中国媒体也开始向国际传播的中心领域迈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舆论环境,中国媒体应当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如何客观反映现实、正确引导舆论?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首先,要了解国际传播的规律    舆论的形成有其规律性,国际舆论的形成同样如此。这个规律就是利益――国家利益、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它决定着国际关系的状态,也决定着国际舆论的走向。拿金融危机来说,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客观上要求各个国家携起手来,共渡难关。作为中国的利益攸关方,美国更是希望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中国与它“同舟共济”,希望中国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够给它带来切实的利益,中国因此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瞩目的焦点。西方媒体对中国以及中国模式的赞美,不排除有真实的成分在内,同时也蕴含着希望中国更大幅度让利的希求。如果这一愿望难以实现,西方舆论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既然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内在驱动,而利益格局的变化有可能带来国家关系的好转,也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与冲突,我们就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简单僵化的思维模式,以亦此亦彼的辩证眼光和多维思维看待问题,采取更加成熟、更为理性的话语表达方法。       其次,要了解大国关系的常态化特征    大国关系本身就是复杂的,中美关系则因利益的多重交织而更具复杂性。奥巴马访华,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更重要的是,他试图在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等一系列与美国核心利益有关的问题上寻求中国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奥巴马的访华不一定像国内某些媒体所预期和乐见的:中美关系即将掀开新的一页,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应地,美国随后宣布对台军售以及奥巴马会见达赖,也不一定像某些媒体所断言的:中美关系由此跌入低谷。    美国宣布对台军售以及奥巴马会见达赖,事出有因。今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年。11月份的选举将改选全部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目前民主党虽然控制着国会多数席位,但是不断走低的奥巴马支持率,有可能导致民主党在选举中丧失多数席位。为了重新获得选民的支持,奥巴马不惜牺牲业已平稳发展了一整年的中美关系,出售武器给台湾,会见达赖,在两个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采取挑衅的立场。可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