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史上“蛔虫宴”
科学史上“蛔虫宴”
1970年2月初,加拿大蒙特利尔的4个大学生在享受了冬季狂欢的盛宴10天之后,先后进入了大学医院的急诊室。其中3人呼吸困难、脸色青紫。他们有严重的呼吸抑制甚至衰竭,另外一个症状相似,但没有严重到发紫与呼吸困难。最初的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然而,抗生素疗法一点都不起作用。在4天后,医生在第一位学生的痰液中发现了一条4毫米长的猪蛔虫幼虫,于是明白了他感染了猪蛔虫,他的症状是由猪蛔虫在体内进行肺迁移造成的。他们随后接受强的松治疗而顺利康复。
该事件随后被发现跟一位叫柯安日的寄生虫学研究生有关。柯安日跟他的4位室友因没有按时交房租而发生纠纷,被室友强行踢了出去。他曾扬言会在他们的食品中加蛔虫卵。虽然后来柯安日因为证据不足而被判无罪,但此案成为使用寄生虫作为“生物武器”或者“生物恐怖主义”的经典案例。这些不幸学生的病案被详细报道在医学界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柯安日对室友重复了一次人体实验,其实科学家为发现蛔虫生活周期反复进行人体实验,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难解的蛔虫生活史
蛔虫在人体内只能存活1-2年。当它们死亡,或者丧失活动能力,再也不能维持在肠道内的位置时。它们就随大便被排出体外。当它们受到刺激,尤其是有麻醉作用的药品或者食品的刺激时,它们就可能从人的口鼻爬出来。有时它们引起人反胃,也可能被呕吐出来。蛔虫感染人群甚广,在某些卫生状况差的人群,其感染率可接近100%。蛔虫是人类寄生虫中最“显眼”的一种,几乎所有民族医学记栽中都有它的身影。而且蛔虫并不需要中间宿主完成生命周期,所以你可能以为它应当是现代医学首先解密的寄生虫。然而。蛔虫却有着复杂的生活史。它要在人体内穿越到肝,再旅行到肺,最后重回胃肠道寄居。它奇怪的脏器旅行让相关发现延迟了起码半个世纪。导致了无数的吃蛔虫的实验。以致于让人怀疑寄生虫学家是不是发展出了对胖乎乎的蛔虫的特别胃口。
早在18世纪初,科学家就开始解剖蛔虫,发展相关解剖知识,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发现了蛔虫卵。在过去,人们相信蛔虫是自发产生的,像其??虫子一样,食物在人的肠道中腐败发霉就产生了。’还有人认为母蛔虫怀孕把小蛔虫一只一只地生出来。但自从发现了虫卵,自然人们就想到蛔虫可能是卵生的,‘然而从科学上进行证实却远比预想的困难。
生命自发说越来越受到质疑,在19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尝试解密蛔虫。1855年库肯麦斯特针对带绦虫进行首次人体实验时,科学家已经发现虫卵可以发展成为幼虫,库肯麦斯特最先把蛔虫卵喂狗。却没有在其肠道中发现任何东西。这可能导致了这位天才的寄生虫病学家放弃了对蛔虫的兴趣。
到了1860年,德国一位名叫莫斯勒的医生最先吃蛔虫卵,他失望地发现自己并没有产生蛔虫病。因为肠道寄生虫病在小孩中更常见,他接着又用两个小孩实验,开始喂几个虫卵,后来大量地喂食,都没有产生明确的感染。其他的科学家则开始动物实验。法国的戴纹在1861年用牛,1862年用大鼠,德国的卢卡特在1867年用狗、兔子、猫、以及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动物基本都来被感染。这些实验导致了科学家猜想蛔虫也需要一个中间宿主介导才引起人的感染。在1886年,冯?林斯窦宣称他找到了中间宿主,是一种白色的小蜈蚣虫。但后来被评明这是一个错误。
1868年阿特伯格证明了哥氏蛔虫卵在鸽子体内直接发育成成虫,1873年,享利则发现狗蛔虫卵在猫体内直接发育。6年后,意大利的格拉西试图一锤定音,一次吞了上百枚虫卵。在22天后他在自己的大便中发现虫卵,宣称蛔虫在人体内也能直接发育。从他发现虫卵的时间很短上判断,他可能以前就吃了不洁食物。7年之后,一个名叫开兰竹西欧(Ca-1andruccio)的人再尝虫卵,但他再次失败了。同莫斯勒一样,他用小孩进行了实验,开始他也认为失败了。但在小孩吞服虫卵两个月后,他突然发现小孩大便中有大量虫卵。他使用打虫药,从小孩身上收集到143条蛔虫。他的实验结果后来被巴西的拿茨在一个32岁的女性,以及德国的爱普斯坦在3个小孩身上得到了验证。
科学家基本上得出结论:蛔虫是可以直接传播的。但经常不一致的发现让科学家们无法理解:蛔虫在人体内究竟是怎么变化的。1916年,英国的斯图尔特再次重复动物实验。通过仔细的解剖研究,他在大鼠的肺中发现了蛔虫幼虫。次年,他的研究被美国学者证实。斯图尔特的奇怪发现让他重燃中间宿主之说。认为人类是吃了经啮齿动物口水沾染的食物而得痛的。基于这一理论,1818年一个名叫贞夫吉田的日本“食蛔英雄”走上历史舞台,他吞下了从豚鼠肺中收获的50条约1.7毫米长的蛔虫幼虫。他感染了蛔虫,由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证明蛔虫幼虫会钻透肠壁,越过腹腔,再穿膈肌,到达胸腔,然后钻入肺部。
解密蛔虫的最后一搏
为蛔虫生活史加上最后一块拼板的是日本(?广+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