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大街德国历史缩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菩提树下大街德国历史缩影

菩提树下大街德国历史缩影   说到德国著名的大街,不得不提柏林的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位于柏林中心米特区的菩提树下大街既没有北京十里长街的恢宏大气,也没有上海滩南京路的纸醉金迷。经过近400年时光磨洗与历史沉淀的菩提树下大街醇厚平和、古朴厚重,有一种繁华落尽之后的气定神闲。不难想象,在这条大街上,书写的是怎样的历史。菩提树下大街的每一座建筑物、每一块铺路石,每一个雕塑都隐含着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四百年沧桑      16世纪,选帝侯(选帝侯是对拥有竞选皇帝资格的封建领主的称呼,古时德国的皇帝不是世袭的,而是从各个势力强大的选帝侯中选举产生的)约翰?乔治建造了一条通往柏林动物园狩猎场的马车专用道,这就是菩提树下大街的前身。1647年,腓特烈大帝下令将这条路加长,拓宽,用来连接皇宫和城门,并在路两旁栽种了椴树和胡桃。   18世纪,菩提树下大街的东段陆续建起了歌剧院、皇家图书馆、圣黑德维希主教教堂以及海因里希王子宫等重要建筑物。大街西段也逐渐繁华起来。19世纪初,当普鲁士人将拿破仑的军队赶回法国后,威廉三世下令将大街东段建成凯旋大街,此后又在东西段的连接处竖起了身跨高头大马、一身戎装的腓特烈大帝雕像。至此,菩提树下大街基本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菩提树下大街在19世纪首先成为名流和中产阶级的住宅区,随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这里遂转变为一个遍布商店、餐馆和代理机构的都市商业区。   19世纪末正是德国国力迅速增强,由中欧弱国蜕变为世界强国的黄金时期。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德国成为工业文明的试验场,1888年,繁华的菩提树下大街亮起了西门子照明系统的灯光。此后,柏林剧院和火车站等公共设施都安装了西门子的照明系统。   “二战”末期,法西斯与苏军的最后巷战就发生在这一地区。战争使菩提树下大街满目疮痍,两旁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遭到毁坏,路边的树木也荡然无存。“二战”后,菩提树下大街被划归东柏林,东德人民随即着手对大街进行重建,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建筑物大都是当时接原样重建的。在民主德国,柏林的这个区域曾经处于一种怪异的状态:一方面,这里是城市的中心,另一方面却又是东西柏林之间看管最严的边境地带。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该地区彻底旧貌换新颜。   目前,作为柏林市中心交通枢纽的菩提树下大街东起宫殿桥,西至勃兰登堡门,全长约1500米、宽60米,它将不计其数的名胜古迹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条集艺术、‘文化、商业、交通和行政于一体的景观长廊。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使菩提树下大街拥有庄重华贵的气质,两次世界大战、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等决定德国命运的历史事件又为它抹上了浓重的沧桑与悲壮色彩。菩提树下大街已经不仅仅是一条街,它还是德意志民族跌宕命运的缩影。      旧宫新桥      菩提树下大街的东端是宫殿桥。宫殿桥建造于1907年,横跨连接柏林和波茨坦的哈维尔河。冷战期间,东德将该桥命名为“团结桥”,苏联和美国曾经3次在此交换被俘间谍,因此该桥也被戏称为“间谍桥”。宫殿桥上耸立的8座大理石雕像最引人注目,这些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雕像体态婀娜,栩栩如生。“二战”期间,为免遭刀兵破坏,这8座雕像被拆下保存于西柏林,直到1984年它们才重新出现在宫殿桥上。   德国19世纪初大诗人海因里希?海涅曾是菩提树下大街的居民,当时他站在宫殿桥上看到的情景是:右侧是巍峨壮观的兵器馆、崭新的卫戍大厅、大学和学院;左侧是皇宫、歌剧院和皇家图书馆。   海涅所说的“右侧是巍峨壮观的兵器馆”就是现在的德国历史博物馆。这栋始建于1695年的建筑为巴洛克风格,最早用作炮兵兵工厂,也担当过军械库;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这里随之变为光荣大厅。它曾于1945年的柏林大轰炸中被彻底摧毁,战后东德政府用了16年时间将其重建。德国统一后,在柏林建市750周年之际的1987年,现今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成立,馆内收藏有雕塑大师施吕特尔的22尊阵亡将士面具,为馆藏珍品。2004年,作为菩提树下大街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德国历史博物馆进行了扩建,由著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担纲设计。   博物馆西侧是德国战争与暴政牺牲者中心纪念馆。纪念馆原为皇家卫戍大厅(皇宫曾经就在对面,东德时期被拆除),19世纪初由德国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画家弗里德里希?申克尔设计,为新古典主义代表作。1931年,该建筑成为无名战士纪念堂,纪念在“一战”中牺牲的士兵。纳粹时期,它成为法西斯的帝国英雄纪念地。“二战”后,东德将之更名为“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受害者纪念馆”。纪念馆大厅呈长方形,有深色大理石护壁,中央有一个多角形平面水晶玻璃座,燃着“永不熄灭之火”,正面墙壁上刻有“献给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受害者”的德文字样。   1993年,它被定为德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