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自枣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蒙自枣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各种枣树病虫害也随之而来,枣锈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枣锈病的发生,导致当年小红枣大面积减产,有的农户减产40%以上,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通过几年来的观察和实践,综合蒙自的气候特点及枣锈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一些防治建议。
关键词:蒙自;小红枣;锈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枣锈病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17-1
蒙自小红枣是蒙自水果产业中的三大果品之一,以甜脆、肉厚、水分多、口感好、品质好,营养丰富、含糖量高为其主要特点,在每年7-9月成熟,比省外的枣果提早50d左右上市,其风味、品质都优于北方枣,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除销往周边地市外,还远销上海、浙江、四川等省市。主要分布在文澜镇、雨过铺镇、新安所镇和草坝镇。主要品种为苦楝枣。曾在2005年9月的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水果奖。
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各种病害也随之而来,枣锈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枣锈病的发生,导致小红枣大面积减产,有的农户减产40%以上,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枣锈病病原为 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P. Henn.)Diet,称枣多层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本病只发现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两个阶段。菌丝体无色,大小30-40×5-8μm,夏孢子椭圆形或球形,淡黄色至黄褐色,单胞,表面密生短刺,大小14-26×12-20μm;冬孢子长椭圆形或多角形,单胞,平滑、顶端壁厚,上部栗褐色,基部色淡,大小10-21×6-20μm。枣锈病是侵染枣树叶片的一种流行性病害。常在枣果实膨大转白期发病并引起大量落叶,易导致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枣果多数失去食用价值,病株早期落叶后出现二次发芽,又导致翌年减产。
1 为害症状
枣锈病病原菌是真菌中担子菌亚门的枣层锈菌。枣锈病主要会对叶片造成危害,在最初感染病菌后,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的小点,而后,随着病情加重,逐渐转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的突起,也就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多出现在叶片尖端或基部、叶脉两侧,在叶片的边缘和侧脉容易集结水滴的部位也时有发病,偶???也会发现夏孢子堆密集在叶脉两侧连成条状,孢子堆的直径约0.5mm左右。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并散出黄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叶面与夏孢子堆相对的位置,出现具不规则边缘的绿色小点,叶面呈花状,后渐变为灰色,失去光泽,枣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叶。散出黄粉,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布满黄褐色角斑,最后干枯、落叶。枣锈病常伴随早期斑点落叶病同时发生,病害潜育期一般7-15d。病害先从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者全树叶片脱落,致使枣果不能正常成熟。病株早期落叶后出现二次发芽,并能开花结果,果实能成熟,但味苦涩、不堪食用。因养分贮存不足,第二年病树发芽偏晚,开花结果受影响。
2 发生规律
蒙自地区6-7月份进入雨季, 枣锈病的发生轻重与6-7月份的降雨量多少密切相关,当6-7月份的空气相对湿度达70-80%,气温在25℃以上,连续一个星期阴雨天气发病较重。发病率可达70%以上。据观察,6月份总降雨量达到250mm,日平均气温达到25℃时,病害发生早而重。降雨量少于130mm时,发病晚而轻。凡是连片种植,通风条件差、水浇地枣园,锈病发生就重,发病率达67%。反之在山地或间种其他果树的枣园,锈病发生相对较轻。枣锈病的发生从发病到落叶需经30d左右,造成全树落叶则需经2个月左右。
3 防治技术
对枣锈病的防治,要遵循农业措施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具体抓好以下几点。
3.1 合理修剪
剪除过密的突长枝,交叉重叠枝,病虫枝,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修剪应该冬剪与夏剪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清园
加强枣园冬季管理,结合冬剪,清除园内杂草、枯枝落叶、落吊,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同时,全园喷施清园剂如:石硫合剂、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清园等。以消灭在园内越冬的病菌、虫卵。
3.3 增施有机肥
在冬季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树体的抗逆性,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4 药剂防治
进入5月后,第一个雨季来临时,全园喷施一次保护剂进行预防,第一次喷药宜早不宜晚,在6月枣锈病盛发期每隔15d用腈菌唑、乙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敌力脱等药剂任选一种,要注意交叉使用,不能始终用一种农药。在发现病株初期,可以使用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而后为了加强防治效果可以用杜邦猛杀生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以有效控制枣锈病的发生流行。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谅解。在写作过程中,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