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诊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诊法 概念: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内容:望、闻、问、切 “四诊” 第一部分望诊 扁鹊见齐桓公,望而知之,疾病由浅入深,由能治到不能治,最后送命的故事,使中医望诊成为美谈。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等变化而诊察病情的有效方法。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望排泄物 望小儿指纹 望舌 全身望诊 望神 望色 望形 望态 望神 得神:脏腑精气充盛,身体健康或病轻,抗病能力强 少神:脏腑精气不足或衰弱,体弱多病或病情较重 失神:体弱多病或病情较重 假神: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 神乱:精神错乱失常 中医望神: 观察人体整体表现判断疾病 包括: 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 面色眼神 形体动作 语言呼吸 对外界的反应 就望目而言 一般两目黑白分明,精彩内含,神交充沛,运动灵活,视物清晰有神。 如果两目晦暗呆滞,失去精彩, 运动不灵,无目无泪, 视物模糊,或浮光外露为无神, 表明脏腑精气虚衰。 就神情而言 心神功能正常,则: 神志清晰,思维有序,表情爽朗 反应迟钝,表明心神已衰,病情较重 就气色而言 有神的皮肤色泽荣润,精气充盛; 反之则色泽枯黄,精气衰少。 就体态而言 形体丰满为有神,表明机体强盛; 瘦削且少神,表明脏腑虚弱。 中医将神的表现分为 得神、少神、失神、 假神、神乱5种。 以神的旺衰判断病情轻重。 得神也称有神,为机体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 神志清楚 目光精彩内含 呼吸均匀 语音清晰 面色荣润 肌肉丰满 动作自如 反应灵敏 少神又称神气不足,为机体正气不足,功能减弱的表现 精神不振 两目乏神 面色少华 肌肉松软 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 失神也称无神,是机体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 精亏神衰的失神: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 目睛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 语言错乱,形体赢瘦, 动作艰难,反应迟钝, 神志不清 邪盛失神 壮热烦燥 四肢抽搐 神昏谵语 循衣摸床 控空理线 或卒倒神昏 牙关紧闭 假神是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现象. 表现为久病重病本已失神,突然神志清醒,目光轻亮而浮光外露,言语不休,语声清亮,欲进饮食,想见亲人,面色无华向两边泛红如妆. 神乱指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 焦虑恐惧 狂躁不安 痴呆 卒死昏倒 多见于脏躁病人 望色 观察全身皮肤色泽变化诊察疾病的方法,也称色诊。 可了解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情轻重及预后。 面部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望色主要是指望面部皮肤。 常色 指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特点:明润、含蓄。 面部皮肤光明润泽,表示人精充神旺,气血津液、脏腑及功能正常。 主色 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称主色,也是常色的一种,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这就是有的人白、有的人稍黑等差异的原因。 病色 因病而发生的异常面色。 特点:晦暗、暴露, 皮肤枯燥无光泽。 某些病色外露是机体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的表现。 善色 为病色的一种。面色光明润泽,胃气尚能荣面 说明病较轻,易治疗,预后好 恶色 也是一种病色 表现为面色枯黄晦暗,说明肮脏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属久病,较重不易治疗,预后差 病色 青色 多主寒证、气滞、血瘀、痛证、惊风 如面色淡黑或青黑者,为寒盛或痛剧所致 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面色青黄(或称苍黄)者,多为气滞血瘀所致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为惊风。 病色 赤色 多主热证 实热证患者常表现为满面通红 虚热证患者常表现为两颧潮红 病色 黄色 多主脾虚和湿证 如面色萎黄(淡黄而没有光泽)者,多属脾胃气虚所致 面色黄胖(黄而浮肿)者,多为脾虚湿蕴,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身俱黄者,称为黄疸: 黄色鲜明如橘色者,为阳黄,乃湿热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乃寒湿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病色 白色 多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诸证),亦主寒证 气虚、血虚者面色淡白 阳虚水泛者面色晄白 面色苍白,多因亡阳(阳气极度衰弱)、气血暴脱(气血突然大量丧失)或阴寒内盛所致 病色 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 面黑而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眼眶周围发黑,多为肾虚水泛寒饮证或寒湿下注带下证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者,多为瘀血日久所致 望形态 望形体: 观察病人的强弱胖瘦以及活动状态等情况。 如:肥人多湿,瘦人多火。 望动态: 观察病人的行、走、坐、卧、立等体态。 如:中风半身不遂,痹证关节屈身不利等。 局部望诊 望头颈 望五官 望皮肤 望头颈 望头颈,如:先天不足的头形过大或过小 望头发,如:黄干稀疏易落为肾虚精少 望咽喉:红肿而痛,肺胃有热 望五官 望目:如:黄疸。 望耳:如:中耳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