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报复——小议去年娱乐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废品”报复——小议去年娱乐片

“废品”报复——小议去年娱乐片   谋杀、暗杀、枪杀、情杀、他杀、自杀……一片杀声冲向银幕。1988年8月份电影局统计,全国22家电影厂已完成的影片中,三分之一是写惊险、武打、谋杀的;而从8月到现在笔者所观看的几十部新片中,非此类娱乐片的影片不到5部。在蜂拥而来的“娱乐片”中,除少数几部较优秀外,大部分粗制滥造,让人不能卒睹。于是放映厅里一片责难、非议甚至愤怒之声:“这样一味滥杀下去,最后中国电影只好自杀!”“这种低质量的感官刺激只能败坏观众胃口,最终失掉观众!”“中国电影好容易才迈向世界,以后还能有高质量的艺术片参加国际影展的竞争吗?”……然而,从订购部门不断传来的信息,却依然是此类影片的拷贝数遥遥领先,有的影片很不像样子,与赫赫电影学府的名声实在不相符,但只凭《行窃大师》之名,拷贝也上三位数,而一些拍得很认真、很严肃的影片却惨到拷贝“不成数”:仅1或0。   责任在谁?第一个替罪羊当然是电影公司,是他们决定拷贝数,这就有个扶持引导的问题。可中影公司自有它的一片难言之苦。   “文革”前17年,电影主要是教化工具,观众一般由单位集体组织,团体购票,同时电影院也不用考虑经济压力;1979年重播旧片,看了12年8个样板戏的观众,饥不择食地涌进了当时唯一的娱乐场所——电影院,形成令世界同行羡慕不已的观众数字——293亿人次。1983年以后,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群众的娱乐形式增多,电视、录像的发展以及观众从强制性的集体看片受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选择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了。一般老模式的影片吸引不了观众;具有强烈超前意识的探索片,观众又接受不了;于是观众蜂拥转向娱乐片。《武当》《武林志》《少林寺》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当时电影观众每年以10亿人次往下降的情况下,单《少林寺》当年在国内就卖了480个拷贝,两个“武”也为北影、长影赢得巨额利润。这种趋势在近10多年的电影市场中一直有增无减,而同时,大部分国产片因此却失掉了观众,有的影片首场卖票就不过百张。不少影院被迫改放录像、开舞厅,有的影院经理不得不带领影院职工去帮建筑队拆城??做小工度日。他们想放映有观众的影片实属合情合理。   怪制片厂?据说全国几十家制片厂中,收益尚可的仅仅两家,我国最大的3家制片厂莫不债台高筑,近年来享誉海外的西影也未逃脱负债困境,厂长们每个月为给职工发工资而发愁。既然娱乐片能赚钱,谁不赶快抓住这根救命稻草!还是吴天明直率,把影片分为要钱和要脸两种,干脆把娱乐片叫作要钱的。   怪观众——最没道理。要让观众从自己口袋里掏钱买票,花时间看电影,当然要使电影有吸引力,拍得人爱看。你嫌观众口味不高,你拿出又有艺术质量又好看的呀!《天云山传奇》《红高粱》《魂断蓝桥》《虎口脱险》……电影院不是挤破门吗?说观众不关心政事,一部《河殇》引来多少人的思考。就是探索影片不也曾在上海的一些影院挤得水泄不通吗?   怪导演拍不出上乘的娱乐片?张华勋正在这儿等着哩!这位第一个在大陆拍武打片《神秘的大佛》《武林志》的导演,当年就大声疾呼:给娱乐片一席之地!   瞧不起,当然拍不好   在张华勋的两部影片放映后,敏锐的李陀就曾在《电影艺术》撰文加以肯定并作了具体的艺术分析,然而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评论界一窝蜂地研究“探索片”,对娱乐片不屑一顾,对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毫不重视,直到电影市场严重萎缩,经济压力使各电影厂难以进行再生产的形势严峻地摆在面前时,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齐转向娱乐片。不少人感慨,连郑洞天(《金三角》)张艺谋(《绑架》)等都转向拍娱乐片去了,中国电影真是前途渺茫。不过据说这些颇有功力的著名导演拍起来也并不轻松。这很正常。娱乐片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并非任何人想拍就能拍好,去年春天,周传基老师在峨影厂讲课时就曾专门讲怎样拍好娱乐片。他举了国外一些优秀娱乐片为例,一边放录像一边分析影片的艺术技术处理,如枪战怎样拍才能达到真实的效果,而一场谋杀如何在几十秒钟内用72个机位的变换使凶器并未真正接触到被杀者却制造出紧张、真切而又非单纯感官刺激的效果。也是在那次会上,邵牧君同志更提出中国今日电影之创新应向娱乐片靠拢,要学会拍娱乐片、学会评娱乐片。当然,邵牧君所指的娱乐片,其范畴要宽泛得多,它包括一切真正能以情打动观众,以情节娱乐观众的有人物、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影片,例如《乱世佳人》《音乐之声》等。   最近看《神探亨特》,颇有启发。当时电视里正同时播放两组外国警探片,相比之下。一个拖沓、冗长,没完没了地说过程,而《亨特》却拍得轻松活泼,干净利落,动作性强,节奏得当。人们在轻松的娱乐中,看到了人物,增加了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得到了惩恶扬善的满足。演了几十集,观众胃口仍很好,这难道不值得研究吗?   与瞧不起娱乐片紧密相联的另一方面就是瞧不起观众。一种表现为不屑考虑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